•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论新时代青年法治意识的培育

韩孝天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6期
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省兰州市 730010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迈入了新的阶段。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法治意识水平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的质量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因此培育新时代青年的法治意识,不仅是法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青年;法治意识;新时代

一、新时代青年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法治建设的任务日益繁重和复杂。青年群体作为国家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法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也决定了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度和效果。

法治意识的培育可以帮助人们遵守法律,避免违法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可以让人们意识到法律的公平性和正义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及尊重他人的权益。有了法治意识,人们更容易信任法律和法律制度,这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法治意识的培育也可以让人们更加重视和维护自己的人权和自由,同时也尊重他人的人权和自由。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共利益,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法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青年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提高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培养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从而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法治意识的培育也有助于引导新时代青年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权利益的重要工具,从而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利益意识。

二、新时代青年法治意识培育的不足

新时代青年在法治意识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们普遍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在深层次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和法治能力方面仍有欠缺。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青年的法治意识培育。

(一)法治意识培育过于形式化

高校作为宣传法治思想,培育法治意识的主阵地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法治课教学流于形式,法治教育过程多为满堂灌式的教学,培育法治意识的教学环节多乏味,青年没有兴趣持续学习,更难深入学习。同时考核形式简单,不影响学生最终学期成绩,也不影响老师教学评价。究其本质,还是该课程没有得到重视,这也导致法治意识培育不到位,存在漏洞。

社会是法治意识培育的广阔舞台。通过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可以使青年在实践中学法、懂法、用法。但就目前开展的法治教育活动来看,并没有显现出成效。多数群众包括很多青年,认为法治教育,法治课堂开展的目的只是为了预防并减少犯罪,而没有意识到这些活动的本质是为了培养青年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家庭中法治意识培育不足

首先,家长由于缺乏对法律的全面学习和了解,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到位,进一步导致孩子对法律的认识不足,缺乏法治意识。其次,家庭成员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有限,缺乏对法治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使得家庭成员对法律的遵守和执行不够严格。最后,家庭成员在处理矛盾和纠纷时缺乏依法解决的意识,倾向于采取私人解决方式而非法律途径,这也间接导致家长的表率工作不到位。

(三)法治意识培育缺乏创新

各式各样的信息媒介带来的海量信息充实了新时代青年的头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与时俱进,法治意识教育也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理论教育灌输的教育模式。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能动地反过来指导实践,由此循环往复”,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在教育方面同样如此,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应重视实践教育。青年法治意识教育应该继续逐步探索体验式育人方式,丰富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内容,设置更多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创新形式。

三、新时代青年法治意识培育的路径

(一)健全青年法治意识

首先,学校教育是系统培育青年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将法治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通过课程设置、模拟法庭、法治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也可以通过举办法治教育活动、建立法律社团等方式,为青年提供全面的法治教育。

其次,学校作为青年学习知识和道德的重要场所,更有责任和义务加强法治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和法治精神。通过各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最后,社会环境也对青年法治意识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应当加强对青年的法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向青年普及法律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同时,社会也应当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让青年明白违法行为的后果,从而自觉遵守法律。

(二)加强家庭中法治意识培育

家庭是培育青年法治意识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青年法治意识培育的第一阵地。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为青年树立榜样。

家庭应当成为青年学习法律、体验法治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予青年正确的法治示范,让青年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法治的重要性。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守法守纪,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和遵守法律。同时,家长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法治观念,让他们明白法律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从小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三)创新法治意识教育形式

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为青年提供丰富的法治实践机会,让青年在参与中学习法律、在实践中提高法治意识。同时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是培育青年法治意识的重要保障。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各方面都要为青年提供一个遵法守法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法治宣传的方式和手段,使法治宣传更加贴近青年的生活实际,提高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结语

在新时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法治意识的培育至关重要。只有培育出具有良好法治意识的青年,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但是培育新时代青年的法治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新时代法治意识的培育有利于建设法治社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青年人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如果具备良好的法治意识,将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法治意识培育也有助于培养青年的法治精神,包括尊重法律、公正公平、依法行事、诚实守信等品质,这些品质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法治意识的培育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权和自由,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政府和社会以及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加强法治意识的培育。

参考文献

[1]方瑜.大变局下青年法治思维培育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2.

[2]方雨韵,陆玲,黄传球.思想政治教学中青年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21.

[3]付明.推进新时代青年学生法治教育水平新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2021.

[4]江涛,刘光明.关于依法治国视域下培养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策略探讨[J].法制与社会,2020

[5]刘珂.互联网时代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路径探讨[J].法制博览,2020.

[6]张昆.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