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探究与培养

王柳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6期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酒埠江镇中心小学 湖南省株洲市 518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培养策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案例分析,发现留守儿童在数学学习上存在诸多不良习惯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出发,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详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现状;成因;培养策略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他们的子女却随上一辈在家里上学,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资源的不足以及社会环境的限制,农村留守儿童在数学学习习惯上普遍存在问题。因此,本研究以攸县酒埠江镇为例,通过深入调查和案例分析,旨在揭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培养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主要收集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数学学习态度和习惯等数据;实地访谈通过与留守儿童、家长、教师等相关人员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影响因素;案例分析则选取典型的留守儿童个体,通过深入分析其数学学习习惯的成因和发展过程,为培养策略的提供实证支撑。

三.现状及案例分析

(一)现状1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习惯现状面临多重挑战。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基础条件较差,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设备简陋,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此外,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工作,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指导,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可能缺乏对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因此受到影响。

同时,留守儿童在学习方法上也存在问题。由于缺乏适当的教育资源和文化氛围,他们的学习经验相对单一,往往只知道“学后作业”,而对于如何把握学习重点、如何掌握好学习方法等方面了解较少。

在课堂上,部分留守儿童可能会出现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无法专心听讲。他们可能过于放纵自己,想听就听,不想听就走神,这种散漫的学习态度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另外,留守儿童在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方面也相对较差。他们往往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不敢主动回答问题,即使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也不会主动举手。在遇到数学难题时,他们很少会主动向老师请教,而是选择放弃或等待老师主动讲解。

综上所述,农村落后地区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习惯现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单一、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等。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加强心理关怀,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现状2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攸县酒埠江镇地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习惯存在以下问题:

学习态度消极:许多留守儿童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认为数学枯燥无味。例如,一年级一班的杨同学是一名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他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在课堂上,他常常心不在焉,不积极参与讨论,做练习更是懒得动笔。

学习方法单一:大部分留守儿童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数学,缺乏灵活运用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依赖于记忆公式和套路,而不愿意主动思考和探索新的解题方法。

学习时间不足: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缺乏有效的监督,留守儿童往往无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例如,谭同学在家中沉迷于电视和游戏,很少主动学习数学,作业经常拖欠,导致数学基础差。

四.成因分析

结合案例分析,笔者发现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家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二)学校因素: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创新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不够,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三)社会因素:社会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帮助有限,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五.培养策略及案例分析

针对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和成因,本研究结合案例提出以下培养策略:

(一)家庭层面

建立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应在家中为孩子创造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避免过度干扰和打扰。同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多读书、多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例如,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一起阅读数学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引导他们发现数学中的趣味和奥秘。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家长应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数学学习。同时,家长应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例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并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奖励机制,激励孩子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定期视频通话:

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如智能手机或电脑,安排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定期的视频通话。鼓励孩子们在通话中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情感经历,这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沟通机会,也能增强与父母的情感连接。

5.建立亲子日记或信件制度:

对于那些网络条件不佳或无法频繁视频通话的家庭,可以鼓励孩子和父母通过写信或日记的方式交流。孩子们可以写下自己的心情、学习和生活情况,而父母也可以回信表达他们的关心和期望。

(二)学校层面

成立家长学校:以线上“三宽”平台、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和线下家庭教育讲座、学校开放日等方式向家长传授科学育娃知识,指导家长科学带娃,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目前,酒埠江镇中心小学成功创建为“攸县示范性家长学校”,开展了“亲子共读”“向阳花”行动课程等活动。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数学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数学教学研讨会或工作坊,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数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加强数学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儿童的数学基础薄弱问题,开设数学课后服务辅导课程;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或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3、加强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自卑、内向等心理问题,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和关爱工作。例如,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热线,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设立儿童之家活动室,搭建留守儿童的心灵沟通平台、情感交流的平台,以及提供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帮助。解决特殊群体少年儿童在心理、感情、学习、生活和管理上的现实问题,确保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六.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株洲市攸县农村地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培养策略,期待为培养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供有益参考。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无忧、充满阳光、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

作者简介:王柳,1986,女,湘,汉,小学数学,一级教师,本科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