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在科技和艺术相融合的赛博朋克电影中探索都市空间的建构与人文精神的表达

——以《银翼杀手2049》为例

丑纯玺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9期
广西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随着当代视觉文化潮流的兴起,一种流传较广的科幻文学映入人们眼帘——赛博朋克,其中浓重的反乌托邦色彩使其大受欢迎,并被运用到电影中去。赛博朋克的核心是“高端科技,低质生活”,整体给人感觉绚丽而冰冷,富有人间烟火却又毫无人性。在赛博朋克电影当中,为了表现其反乌托邦的内核,会在都市空间的建构中别具匠心,体现批判精神和人生哲理;而在这类电影中,反抗成为每个主人公的必经之路,在这其中所展现的人文精神的表达更是耐人寻味。在赛博朋克类作品的创作者笔下,常常会批判现实问题、反思历史、思考哲学,从中蕴含着深邃的意味。本文将以《银翼杀手2049》为例,在科技和艺术相融合的赛博朋克电影中探索都市空间的建构与人文精神的表达。

【关键词】赛博朋克  都市空间  去自然化  人文精神  科技伦理

一、什么是赛博朋克?

(一)文化兴起。

赛博朋克(Cyberpunk)是一个音译的词汇,是由Cybeinetic(控制论)和Punk(有关亚文化的摇滚乐)的缩写。朋克是在二战后英国工人阶级中兴起的亚文化,一些反叛的青少年通过服饰、音乐、街头行动等方式反抗一切统治权威。赛博朋克的字面意思,就是对"高度机械文明"的反思。在“高科技、低生活”的情况下,再把恐怖主义、基因工程、复制人等纳入新的社会结构。同时,它还演变为一种视觉美学风格,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众多领域中。

(二)电影特征。

赛博朋克电影给人最直观的就是它的视觉冲击效果十分震撼,比如巨型广告灯牌、耸入云霄的高楼大厦、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等,但霓虹灯等只是其中标志,并不是所有霓虹灯相关的都称为赛博朋克。其作为科幻类电影,其最吸引人的还是它极强的科技感。在电影中常见的高科技元素如“义体人”、超级都市、记忆传输技术、大型VR等等,这些高科技与底层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对比,同时也是底层的人们具有浓重的反抗精神的根源所在。另外,这类电影还反映了一种悲观色彩浓重的反乌托邦思想。在《银翼杀手2049》中,作为银翼杀手的主人公K有了自己的思想,从而违背赛博世界的约束,即使被通缉,也要进行反抗与斗争去,他找到了隐藏起来的前代银翼杀手里克迪卡德联手,并与他发现了一场即将颠覆人类社会的巨大阴谋,二人联手制止了这场人类与复制人的命运之战。

赛博朋克的情节经常围绕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业之间的矛盾而展开。科幻小说家劳仑斯·普尔森曾尝试定义赛博朋克文学运动的内涵和社会思潮——经典的赛博朋克角色是边缘且性格疏远的独行者。他们生活在社会群体的边缘,一个弥漫反乌托邦氛围的未来地球:日常生活受到急剧改变的科技影响,普及的计算机化信息笼罩全球,以及侵入性的人体改造。

二、赛博朋克电影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电影艺术中的美学风格和叙事时空之间日益彰显着多样化的特点。【1】赛博朋克电影本身起源于科幻文学,而其中的主要元素就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级都市、黑客等,这些元素在电影当中向观众展现出来的是浓重的科技感。而赛博朋克本身充斥着厚重的反乌托邦的悲观主义色彩,在电影中呈现出来的便是主人公违反赛博朋克社会的规则,从而展开一系列反抗与斗争的情节,在这些情节当中,总会有艺术感极强的画面,与科技感较强的赛博朋克社会交织在一起,从而构建都市空间,表达人文精神。

三、赛博朋克电影中的都市空间建构。

作为科幻电影的赛博朋克电影中将时间节点建立在虚拟现实、基因工程等科技高度发达的近未来,对未来世界的表现与想象成为其重要的部分。应如何从空间与视觉角度去展现未来世界的都市空间,以及怎样让观众带入到充满未知与想象的新都市中,成为了这类电影需要解决的问题。纵观此类电影,其在表现空间图景的创作过程中都有共性,而这恰是该类电影所独有的精神符号。

四、感受赛博朋克电影中对人文精神的表达。

(一)在反乌托邦中凸显赛博朋克电影的社会批判功能。

科幻是一种隐喻,这种隐喻表现了人们的梦想,而梦想却又联系着现实,所以说科幻就是再现实不过的现实了。在《银翼杀手2049》中,K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真正的杀手,没有任何移情心理,直到K接受了一个任务,寻找复制人生的小孩。因为K的记忆中被植入了人类真实的记忆,导致K产生了“我就是那个小孩”的错觉。【4】在这时,主人公K的内心产生了矛盾,那样一个真实的记忆对于他来说就是真实发生的,而在他去探索这段记忆时,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复制人的这一现实,其实这个过程是漫长了,他经历了两次肯定,却又接连否定,他的命运也变得与众不同。可以肯定的是,在寻找记忆的过程中,K逐渐“人性化”,这里就是对社会中那些泯灭人性的人类进行批判,他们好似才是那些被植入记忆的复制人,无情的掠夺土地,霸占财产。主人公K对自我的救赎也是电影对人类社会的期待,希望那些顽固的、丧失情感的人类能够获得救赎。

现实社会总是追求高科技、高发展的,而赛博朋克却是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在这里美好变成残缺、科技感充斥在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商场,甚至复制人可以代替人类怀孕生子,赛博朋克电影就是通过这些意象来批判现实社会。但它们的核心——人文精神价值层面,仍然是一个注入了世俗感性精神的人文精神价值观,依然传达了拥抱世俗情感和回归传统人伦道德的精神。这种“逆向行驶”的文化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科技热高速前进的减速带,让人们冷静下来反思狂飙猛进的技术热蕴藏的危机。【5】

(二)人类与科技:共生还是毁灭。

在赛博朋克风格影片中,资本驾驭科技的无序发展呈现出后人类反乌托邦社会,因失去控制、无限发展的物质对社会形态污染和破坏,造成社会的混乱、不同阶级之间尖锐的矛盾和人类文明秩序的崩塌,人的存在方式及意义全部依附于资本以及资本商品,资本裹挟着技术慢慢蚕食、支配、控制着人类生活,赛博格身体以及人工智能生命产物已经将传统的伦理道德抛而弃之,仅仅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6】其中的科技悲观主义色彩浓重,但这也是其作为科幻电影的合理表达。回顾我们的每一次科技革命,在新的科技革命到来之时,人类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再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电力技术的革命……这些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变对于三百年前的社会或许就是一本科幻小说。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诸如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航天技术、虚拟现实等,那么在赛博朋克电影中出现的复制人就是在合理推测范围内的高科技,这些高科技拥有着人类所有用的近乎一切的功能,它的出现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一场毁灭。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科技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利好是值得肯定的,而像电影中的这种科技悲观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过分的担忧,人类生存与科技发展不会背道而驰;相反的,科技乐观主义也是不可取的,科技的发展永远不会按照人类的心意进行,永远不会达到神圣化的程度,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平衡,在赛博朋克电影中吸取教训,努力探索科技,在科技与人类之中寻求共生。

【参考文献】

【1】马博颖.赛博朋克电影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以《失控玩家》为例[J].现代电影技术,2022(09):53-57.

【2】李天朗.齐格蒙特·鲍曼早期的“去自然化”[J].学术交流,2017(06):43-46.

【3】Bauman Z.Towards a Critical Sociology: An Essay on Commonsense and Emancipation[M].London: Routledge,2010.

【4】颜小芳,刘艺凝.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后人类社会主体三重题旨解码[J].电影评介,2021(08):44-48.DOI:10.16583/j.cnki.52-1014/j.2021.08.014.

【5】栗滢淇.《终结者2》:赛博朋克电影中的主体形象塑造和人文精神表达[J].戏剧之家,2022(28):148-150.

【6】张浩苁.赛博朋克风格电影中后人类形态下的人本伦理探讨[J].视听,2022(07):134-136.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2.07.01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