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初中英语二次写作课中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以中考写作复习“self-protection”的话题为例

陈薇羽
  
富网媒体号
2024年39期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教学研究室广西贺州 542899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写作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要求极高。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二次写作则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中考写作复习 “self-protection”的话题为例,在初中英语二次写作课中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进行实践探究,即如何有效把握好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二次写作;实践探索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教师要注重各教学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设计并实施目标、学习目标(学生活动)、评价相统一的教学。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教的效果怎么样等方面的内涵和要求,建立相互间的关联,体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使评价镶嵌于教学之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教-学-评”一体化的灵魂在“评”上,一切教与学的实践活动,都以评价为终点。因些,评价是“教-学-评”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当前写作教学更是多数教师是一项头疼的事情,花了很多时间训练,但成效不大。原因是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忽视写作动机的激发;控制写作内容追求片面成果;当前教师关注的更多的是写前指导,从话题解读到谋篇布局,从连词的选用到句子的得体表达,写好后修改较粗略,少则打打分,多则指出拼写错误或其它错误,很少让学生进行反思与寻找错误原因,并开展二次写作。而二次写作就是同一个话题,学生两次写作,教师批改两次,以达到精细化的目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二次写作实践与实施,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错误整理和错误改正的过程,是一个消灭盲点和培养自信心的过程,更是一个批改规范、整理写作思路、熟练运用词汇、润色完善、丰富文章内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下文以人教版中考复话题作文“self-protection”为例,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过程的实施及教学活动的评价来探索初中英语二次写作课中的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

二、基于评价与教学一体设计的课前准备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该写作主题是“self-protection”,涉及到规则与安全的问题,整合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七年级下册Unit4 Don’t eat in class.八年级上册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与九年级Unit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四个单元的话题,主题范畴是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主题群与子主题内容分别是生活与学习之身心健康、抗挫能力、珍爱生命意识与自我管理、自我意识与自我提升,历史、社会与文化之公共秩序与法律法规、个人安全信息与国家安全意识。主要涉及12段听力语篇,3篇记叙文,1封书信,1个调查报告,1首诗歌。包括三段听力,一段日常对话,一篇记叙文,一议论文。聚焦对蔬菜、水果等的喜好,三餐喜欢吃什么的了解,引出sports star eats well;在从学校与家庭规则的看法,到倾诉规则的烦恼及建议,引出rules sometimes can help us, we have to follow them. 九年级继续从更广的角度聚焦规则,引出应遵循父母的意愿还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八上聚焦活动、饮食习惯的频率引出“old habits die hard, so start exercising before it’s too late.”.语言知识有must/ mustn’t do sth. can/ can’t do sth. keep safe, pay attention to, be in danger, it’s adj. for sb. to do sth. cross the road, traffic light等。通过这样的整合并开展二次写作,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与反思一次写作,拓展并深化主题,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搜集与整合信息,优化写作素材,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同时理解不同文化对于个人安全与自我保护的定义会有所不同;家庭和教育在塑造个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遵守交通规则、保护个人隐私、健康饮食和锻炼等;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积累了一些与自我保护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能够用来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如何组织段落、如何使用过渡词等。尽管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但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的背后原理和实际应用,对于二次写作如何开展纠错、修改、美化句子及积累好词好句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强化与指导。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笔者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了教学目标,并确定了学习活动,如表1所示。

(三)评价标准的确立

目标确立后,笔者基于评价先行的原则,从整个教学过程的全局进行思考,在教学设计中将评价嵌入全过程,并依据学情确立评价标准。评价应以落实核心素养为重,因此,笔者依据教学目标,设立了不同的评价内容及标准,以期用评价体系助力“教”与“学”相长。如本课时目标1是就一次写作情况能够修正句子、语篇的错误,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美化句子并积累相关话题的好词好句。具体评价内容与标准如下:

1.语言能力:能够根据教师总体情况分析书面反思自己的不足,书面修改自己的错误,书面美化作文相关的句子,摘抄教师提供本话题的相关好词好句。

2.思维品质:根据口语与书面语的反思错误的原因,并分析和解决问题。

3.学习能力:依据教师的分析、错误收集、美化句子的模式等迁移到自己之后写作后分析当中,学会分析、学会归类、学会美化、学会积累,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4.文化意识: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修正、美化、理解发现中英文表达的不同,挖掘话题作文主题意义下的文化。

三、基于评价与教学一体设计的课中实践

(一)总体反思一次写作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

(本环节与上表1教学目上标1及学生活动1-5一一对应)

1.一次写作的概况

二次写作的前提是深度对一次写作的精准分析。教师通过PPT呈现一次写作的平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并指出亮点是较多同学运用了高级句子如宾语从句与定语从句,同时指出不足,体现在离题、词性混用、中式英语、拼写错误、要点不齐全、书面潦草不清晰等问题(每一类错误都附有学生的样板作文,很既有说服力)。教师继续追问,请大家思考自己的一次写作中有没有这一类型的错误,如果有,又怎么样去修改与美化。学生同时在自己的一次作文旁边作批注,教师观察反馈学生没有反思到位。

2.修改句子与语篇共性错误,突出以生为本

对共性错误不断修正过程是二次写作最基础前提功底。在本环节,教师就一次写作的句子共性错误整体呈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句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是什么原因,怎么样修改等。接着叫2个学生代表到黑板做题并说明错误的理由并一起修改,代表学生还引导其它学生进行评价,这样修改是否正确等。本环节中,教师通过书写作业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见表格1),并通过学生代表进行反馈与补充,真正做到教学评一体化,同时也充分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评价学生,学生帮助学生纠错,真正突出以生为本。

在语篇改错环节,教师出示语篇改错评价表(见表3),引导学生分别从文章的开头、要点、结尾,卷面整洁,无语法错误几个方面进行修改语篇,学生代表在全班展示,说出不足点在哪里,如何修改等,最后教师补充,以此引出如何美化句子与文章。

3.如何美化句子与语篇

美化句子与布局语篇逻辑是开展二次写作的关键环节。本环节,笔者从如何拓展句子,活用多种句型、怎样使句子与文章更有逻辑性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这为接下来开展二次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教学片段:

T: They are two sentences “We must run every day.与Running every day is good for our health.” Which one is better?

Ss: The second.

T: Why?

Ss: There is a good useful phrases “be good for” and it uses “动名词短语作主语”.

T: You are right. So how to expand sentences?

S1: “加词,如加形容词、副词、固定搭配、量词、动词短语等”.

T: Anything else?

S2: “加状语,如时间、地点、条件等”.

T: Yes, well done. Also, we can use all kinds of sentence patterns flexibly. Such as object clauses, attributive clauses, exclamation sentences, omnipotent sentences, etc. For example, we should eat some healthy food. How to beautify?

S3: We should eat some healthy food that can make us stronger.

...

最后笔者再用一些链接词如表示因果、选择、转折、列举、递进、总结等方面如何使文章更具有逻辑性进行了训练与强化。教师在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方式,既能延伸拓展学生思维视野,又能够提高实际教学效果(林红慧、虞伟庚,2022)。

(二)以过程性二次写作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

(本环节与上表1教学目上标2及学生活动6一一对应)

过程性二次写作任务与评价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增强课堂效果。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开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有效调控学习进程(程晓堂,2022)。

1.写中活动

笔者再次呈现一次写作的作文要求,要求学生对同一个话题进行二次写作,在写前的基础上再次帮助学生链接课本,激活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为二次写作进一步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接着提出写作任务(见图1)。提出任务时,教师通过之前的五步写作法,即“审-列-加-连-查”口头检测学生对写作步骤的熟悉程度,有效精准与强化写作步骤与技巧。

2.写后评价活动

写后评价是写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改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断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学会取长补短。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在这一时间段快速地解决作文的所有问题。因此,应以解决重要问题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评价量表(见图2),通过设计该检查单,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的自评包括一次与二次写作的对比,同时指出在二次写作中解决了一次写作中的什么问题,有没有将一次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错,优生有没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美化与润色文章。

除了自评外,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互评,通过别人的看法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别人文章进行阅读、分析来更好地发现自身的问题及优势,通过互相学习来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周丽,2022)。最后学生代表在全班展示被评价的作文(见图3),包括一次与二次的作文,依据评价表说出为什么给出这个分数,理由是什么,跟一次写作相比,修正点与提高点在哪里等。教师也要对学生展示的文章进行评价,说出好的理由,并对学生的错误再一次修正,有必要方便学生开展第三次写作。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措施,学生基本掌握了自己二次与一次写作的提升点与不足,有必要的学生在课后通过评价对文章进行再次修改,倡导三次写作,最终形成终稿,提高学生总结能力。

(三)以效果评价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

(本环节与上表1教学目上标3及学生活动7-9一一对应)

如上所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类评价,和学生一起体验了富有成就感的二次写作过程。然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水平毕竟有限,本环节教师因此还通过范文示范引导全班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是否包含要求的所有要点与学习目标,倡导二次写作,不断完善、巩固提升的目的。再次通过效果评价表(见图4),检测学生整节课的学习效果。

以上效果评价使笔者一目了然获悉本节二次写作课的效果,并依据每个目标的不同评价等级,反思自己的不足,为开展是否开展三次写作提供依据,实现了以评促教。

三、教学反思

在初中英语二次写作课践行教学评一体化过程中,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得到提高,面对修正错误、美化句子与精准语篇的逻辑关系、二次写作后就一次与二次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到有效地提升,“教”与“学”都发生了变化。通过实践,笔者认为,践行初中英语二次写作教学评一体化,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把握目标一致性。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新课标的目标指向,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线所在。“教”是以目标为导向,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与教的内容保持一致,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评”的目的在于促教与促学(王蔷、李亮,2019)。可以说,核心素养是教学评三者深度融合的关联所在,评价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次写作课堂也是如此。

其次,要突出评价的阶梯性。评价要贯穿课前设计、课中实践与课后反思。前期学习活动的评估,教师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评价行为。虽然是二次写作,教师作为教师的主导者,不仅要依据二次写作的目标确定内容和标准,还要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引导学生完成以“学”为主的评价,从逆向设计到正面肯定,需要教师站在一体化的角度设计,要有意识地观察学生在二次写作教学过程中的表现,确保学生核心素养阶梯式发展。

最后,教师要注重方法的适切性。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活动出发,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持续深入探究的引导方式与评价方式。如二次写作不仅局限于修正错误、美化句子、关注文章的逻辑性等,教师还可以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如连续呈现一次写作2-3篇范文引导学生修改、反馈与提升等,或者充分利用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课堂上美化句子与篇章的问题,课上学生直接展示等。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评价,让多元的教学方法更加精准。

总之,践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需要教师基于课标、学情与课型设定教学目标,以优化教学设计为基础,聚焦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起内外循环的师生评价体系,实施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过程,推动形成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能力与素养相统一的学生素质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林红慧、虞伟庚.基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公立学校课堂教学框架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比较教育报,2022(4):159-168.

3.程晓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初中英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4.周丽.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单元话题复习课研究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8-73.

5.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5):114-120.

本文系贺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学习活动观视域下二次写作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KTLXB032)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