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时代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探究

孙春香
  
富网媒体号
2024年43期
山东省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起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试着找出新时代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的方法,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1引言

职业教育虽然不同于普通教育,但是两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职业教育在不断摸索前进中承担了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链不断拉长,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启了新一轮的职业教育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保驾护航。

2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观念存在偏见

我国国内可以说普遍存在“普高热”,大家都在挤破脑袋想方设法的进入高中学习去考大学,上好大学仍是整个社会公认的理想目标。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源于大家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考试分数偏低,学习能力差,职业院校学风差,学生学成后就业从事的职业也是一些“低端”的岗位,凡此种种的社会观念,导致家长和学生本人都不愿去上职业院校,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2.2职业教育投入落后于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虽然名义上与普通教育拥有同等地位,但在经费投入上明显落后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由于其教育特点,往往比普通教育需要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基础设施和实验设施,然而,我们目前的职业教育由于投入经费有限,导致职业教育院校不足,实验设备不能跟上现实社会中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得职业教育发挥的作用有限。

2.3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模糊

各职业院校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办学质量,探索使用了校企合作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资源共享,可以说是一种双赢方式。然而我国目前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并不完善,责权利划分不明确,导致问题出现时无法从法治的角度保障权益。

2.4职业院校教师教学热情不足,教学能力存在短板

一方面,我国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考试分数低,欠缺学习动力,直接影响了职业院校教师的上课热情,部分教师消极怠工,认为上不上课一个样,反正没人认真听;有的教师本身观念落后,持有单纯的理论教学观,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理论教学,实践是企业的事,与己无关,高高挂起。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和部分教师虽然想探索有效的职业教育方式,但是由于学校内部不能给教师提供持久有效的实践基地,不能引进双师型人才,职业教育教师招聘门槛过低,教师教学能力有限等因素,导致职业院校的教师理论教学有余,而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3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3.1 政府方面

其一,政府应在平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通过社区宣传,家长与学生进校参观、体验学习等方式,让社会大众了解职业教育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职业院校的教学日常,学生学到的技能和就业渠道,在整个社会中构建起关于职业教育的正确观念。其二,政府应制定详尽的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落实法规文件的执行情况,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法律保障,做到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其三,政府应打破传统的人才观念,以政策法规的形式把实用型的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予以提高,彻底扭转关于职业教育的社会舆论。其四,政府适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一方面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另一方面提高教师待遇,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职业教育行业,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其五,建立职业教育的监督机制,通过监督,督促职业教育进行查缺补漏,在培育人才方面,努力培养一批用人单位喜欢、学生家长满意、学生就业率高的专业。其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应该明确本地职业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努力使职业教育有专人专班负责,通过领导负责制,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学水平。

3.2学校方面

其一,职业教育要把好思想政治教育关,确保利用国家资源是为自己国家培养的政治素养高的职业人才,不是社会喷子,也不是为他国培养的输出型职业人才。其二,以职业成就感和物质奖励并举的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其三,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资源,构建双方共赢的合作机制,为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质量更高的、多层次的真实的实践机会,企业也可在学生实践中发现适合本企业的优秀人才。其四,优化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发展不断调整专业,建设符合本地特色需求的相关专业,建立更多的贴合社会实际的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技术能与社会需求无缝衔接。其五,通过外聘专家或教师培训等途径来培养更多的双师型人才,鼓励教师创新,组建创新型教师团队,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3.3家长方面

其一,破除“唯分数论”、“唯大学论”的观念束缚,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多种多样,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劳动技能上的差别,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其价值和意义。不要人为的给自己和孩子制造不必要的压力,人为的固化一些错误观念,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二,日常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多关注国家政策,多方结合,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技能。

3.4学生方面

坚定信念,每个人都是社会和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中学一时的学习成绩不高,不代表学习能力的低下,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是不同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也可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鹤良.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 中国成人教育,2019(24):9-11.

[2]杨辉军. 新时期“职教二十条”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多维价值追寻[J].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7(04):182-18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