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模式探究

游婧
  
富网媒体号
2024年48期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二中学 841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模式。通过将化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项目式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为例,探讨如何有效整合课本知识与真实情境项目。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效果,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高中化学,真实情,;人教版教科书,科学素养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以其强调学生中心、问题解决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特点,成为了化学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将对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旨在为化学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科学素养的发展。

一、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 项目式教学的定义及其特点

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是一种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它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来学习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以及跨学科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项目式教学的核心特点包括:学生中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主导角色,教师则扮演指导和支持的角色。真实世界的问题: 教学围绕真实世界的问题展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探究学习: 学生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索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合作学习: 学生通常在小组内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真实情境在项目式教学中的作用

真实情境是项目式教学的一个关键要素,它指的是那些能够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相关性的情境。在化学教育中,真实情境的引入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意义和动机,使学生能够看到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价值。真实情境的作用体现在:提升学习兴趣, 通过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相联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增强学习动机: 学生通过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二、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 确定项目主题:结合真实情境和课程标准

选取与课程标准对应的主题: 教师应基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挑选出适合项目式教学的主题。这些主题应能够涵盖核心的化学概念、原理和过程,同时具有探究的空间和实际应用的潜力。寻找真实情境的连接点: 教师需要识别与学生生活或社会实际相关的情境,将这些情境与教学主题相结合。例如,探讨环境保护中的化学问题、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等,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2、 设计项目流程: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

问题的提出和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和定义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步骤是项目开始的关键,需要确保问题既有挑战性,又能够通过学生的努力得到解决。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和思考。项目计划的制定: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规划项目的执行方案。这包括确定研究方法、分配任务、设定时间表等。项目计划的制定不仅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和路径,还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和规划能力。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与项目主题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评价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分析和整理信息。

三、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教学实例分析

1、 《碳的化合物》:结合2019年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

项目背景与目标: 《碳的化合物》作为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囊括了碳的多样性和碳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分类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本项目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探究碳化合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碳化合物的科学原理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项目设计与实施:问题的提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发现碳化合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让学生选择一个具体问题作为项目主题。信息收集与分析: 学生小组分头行动,通过网络、图书馆、专家访谈等途径,收集关于所选主题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解决方案的探索: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探讨并提出解决所选问题的初步方案。例如,针对塑料污染问题,学生可以探索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制备和应用。实验验证: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所提方案的可行性。例如,实验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并测试其性能。成果展示: 通过报告、海报或视频等形式,学生将项目成果呈现给全班同学和教师,分享他们的研究过程、发现和解决方案。评估与反馈: 教师和同学们对每个项目进行评价,不仅关注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也注重评价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合作、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评估与反思:项目完成后的学生反馈和教师评价

学生反馈: 大多数学生表示,通过项目式学习,他们不仅深入理解了碳化合物的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合作研究的过程也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教师评价: 教师指出,项目式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

结论

增强学习兴趣与动机: 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促进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 该教学模式强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和应用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而且促进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关键能力: 通过项目式教学,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团队合作、时间管理、信息素养和沟通表达在内的多种关键能力。这些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提升科学素养: 项目式教学模式通过真实情境的探究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提升。学生学会了如何科学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佳航, 孙敏.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 化学教育 2022, 43(6): 30-34.

[2]王曲正, 刘欣. "项目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教育现代化 2021, 8(47): 112-115.

[3]周涛, 孙博宇. "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案例分析及其对学生科学素养影响的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 33(2): 45-49.

[4]刘景瑜, 杨杰. "结合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科学教育 2022, 40(10): 88-9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