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的四链融合视角下苏州东山镇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高职农业类院校的专业链中的专业内容相对单一,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只能从事特定的工作岗位,难以灵活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农业职业教育专业链设置中学科相对孤立,缺乏交叉学科,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能力培养存在不足。本文在探讨休闲农业专业作为粘合剂,是农文旅及三产融合的专业,能把农业职业教育专业链与地方产业链很好对接,能促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符合产业升级和转型需求的人才,为地方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提升地方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太湖旅游岛 苏州东山镇 休闲农业 校政企合作
一、苏州东山镇的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东山镇物产富饶。东山,又名洞庭东山,位于苏州城西南23.5公里处,它是延伸于太湖中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万顷湖光连天,渔帆鸥影点点。全镇总面积96.6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五万三千余人。境内自然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春天,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茶芽滴翠;端阳佳节时,枇杷林披翠挂黄,杨梅树枝茂茁壮;秋天,漫山遍野的桔林,远看万绿丛中点点红,近看累累硕果树弯腰。在这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内,青山如壁,林木茂密,泛舟湖中,令人乐而忘返。
2、旅游资源丰富。东山镇在元、明时街道基本形成,民国前后,全镇已形成西、中、东三个热闹街道。其范围还有渡桥、杨清和陆巷等几个小集镇。东山是江苏保存明、清民居较丰富的地区,是研究古代住宅建筑珍贵的实物资料。
东山文物相当丰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0处之多,如紫金庵罗汉塑像、轩辕宫、明善堂、凝德堂、雕花楼等一批珍贵文物景观。现主街道东西两端仍保留原石板地面。街道两侧,尚保存有明、清建筑多处,如诸公井亭、信德堂、楠木厅、春在楼等。杨湾村至今尚保存着比较完好的明代一条街,街道为青砖铺砌,两侧保留20多处明代以来的民居。陆巷村有明代王鏊故居等建筑20多处,清代民居建筑保留更多,还有解元、会元、探花3个牌坊石柱。
3、东山镇人文荟萃,农业类科研院所聚集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仅明清两朝出自东山籍的状元、进士就达43人之多,当代更是名人辈出,东山人在全国各地就业的高级知识分子、教授268名,研究员30名、博士生导师30名、中科院院士4名及其他高级职称。东山镇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在这块土地上,聚集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和商家,并且在近两年呈较快的增长趋势。
东山镇境内有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东山校区,临近的临湖镇有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及休闲农业研究室。
4、东山镇的农文旅事业发展势头好
2023年东山镇农业总产值7.75亿元,其中枇杷3.94亿元、茶叶2.01亿元、杨梅0.8亿元。实现旅游接待人数390万人次,收入65.5亿元。持续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全镇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等禀赋优势,成功举办第三季“吴中好物节”东山专场,正式开馆吴继涛艺术馆。镇政府领导下已经完成了辖区内景区统一经营管理协议签订,全力助推度假区旅游资源一体化运营管理改革工作。
二、苏州东山镇的休闲农业四链融合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链整合不够。东山镇拥有丰富的农产品种类,但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导产业相对集中,缺乏多元化的发展。这会导致市场风险增加,一旦主导产品市场出现波动,整个农业产业链可能受到较大影响。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配合和协同。农业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目前,东山镇在农业产业链整合方面还存在不足,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协作,影响了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2、农业科技的创新理念和模式缺乏。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的关键。然而,目前东山镇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升。东山镇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光、采摘等层面,缺乏对新理念、新模式的引入和实践。在休闲农业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模式。
3、农业品牌建设滞后。品牌是提升休闲农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东山镇在休闲农业品牌建设方面可能还存在不足,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导致市场推广效果有限,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东山镇在农业品牌建设方面相对滞后,缺乏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4、技术与人才支撑不足: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和人才的双重支撑。然而,目前东山镇在休闲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可能存在短板。缺乏专业的休闲农业规划和运营人才,以及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制约了休闲农业的创新发展。现有的人才队伍可能过于集中在某些领域,而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结构的不合理性限制了休闲农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苏州东山镇的休闲农业四链融合的对策
在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的四链融合视角下,苏州东山镇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加强四链深度融合
持续加强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加快推进东山农业园区转型,整合蟹市场、电商园等资源,依托“一村一品”优厚基础,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继续开展研学游,打造自然生态、文化历史的“全域、全季、全年龄”研学产品,激发研学旅游市场新活力。加强农家乐、民宿管理,持续推进民宿备案登记和复核工作,不断提高软硬件水平,打造东山特色民宿品牌,提升东山民宿农家乐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休闲农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紧密结合,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休闲农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教育链的完善,为人才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加强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补充和完善开设休闲农业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具备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同时,通过校政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育“农文旅”人才,构建适用的人才队伍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休闲农业领域的高端人才来东山镇创业发展。通过设立人才工作站、提供创业扶持等方式,为高端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针对本地人才,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本地人才参与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发挥他们的熟悉本地资源和市场的优势。
3、完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休闲农业企业的发展和创新。同时,加大对休闲农业项目的投资力度,推动项目的落地和实施。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休闲农业领域,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方式,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休闲农业的创新发展。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完善智慧服务、农产品展销、地方文化特色展示等配套功能设施和信息化装备水平。制定项目服务质量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质量标准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塑造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陆勇.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农”融合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20(3):153一155.
[2]许玲凤,王文.农文旅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河南农业, 2019(1);一5.
作者简介:周广海(1972-),男,江苏盐城人,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休闲农业、旅游管理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