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收益安全管理的探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的重要方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庞大的客流量和复杂的票务管理需求。票务收益的安全管理因此成为运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效的票务管理不仅关系到运营公司的经济利益,还直接影响到乘客的出行体验和满意度。然而,现有的管理体系中存在诸多风险点,如系统故障、设备管理不善、员工操作失误等,亟需通过完善规章制度、提高技术手段和加强人员培训等方式来提升票务收益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收益;安全管理
一、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收益安全管理风险点
1. 车站日常票务收益工作管理关键点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日常票务收益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如售票、验票和退票等。在这些环节中,现金管理尤为重要,因为它涉及大量的资金流动。工作人员需要妥善处理售票收入,避免现金流失或被盗的风险。此外,票据处理环节也存在潜在的风险,例如票据丢失、票据伪造等问题,都会对票务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账户核对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定期进行账户核对,发现并纠正账目中的误差,可以减少财务漏洞的发生。同时,车站设备的故障也可能影响票务工作,设备的及时维护和更新有助于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收益损失。总之,车站日常票务工作需要严格的管理,以避免任何可能导致票务收益损失的风险。
2.互联网+时代票务新业务逐步上线,仍存在不稳定因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引入了电子票务和移动支付等新业务模式。这些新业务虽然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例如,电子票务系统和移动支付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网络攻击,导致数据泄露或资金被盗。此外,系统本身的漏洞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非法操作,从而影响票务收益的安全。与此同时,互联网票务系统需要与传统票务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和同步,任何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或延迟都可能造成票务收益的损失。用户信息的管理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是保证票务新业务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虽然新业务模式带来了便利,但不稳定因素也增加了票务收益管理的复杂性。
3.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本身存在缺陷
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广泛应用,用于提升票务处理的效率。然而,这一系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系统故障是常见问题之一,如设备突然停机、卡票等,可能导致票务处理中断,影响乘客正常出行。AFC系统的数据存储和传输也可能出现问题,例如数据丢失或错误,影响票务收益的准确性。此外,系统的操作界面和流程设计不够人性化,容易导致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进而影响票务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系统的安全性也需要重视,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等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或数据泄露,严重影响票务收益。总之,AFC系统虽然在票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本身的缺陷和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4.线网站点设备多样,票务环节复杂,员工队伍发展迅速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设备种类繁多,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票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售票机、检票机、闸机等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任何设备的故障都可能影响乘客的购票和进站体验。票务环节涉及多个步骤,从售票、检票到退票,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员工队伍的迅速扩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培训和管理方面,新员工需要快速熟悉各种设备的操作和票务处理流程,而培训不到位可能导致操作失误或管理疏漏。此外,员工流动性大也增加了管理难度,频繁的人员变动需要不断地培训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总体来看,线网站点设备的多样性和票务环节的复杂性,再加上员工队伍的快速扩展,使得票务收益的安全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二、应对票务收益安全管理风险点的对策
1. 完善票务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票务管理规章制度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票务收益安全管理至关重要。首先,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流程,有助于规范员工行为,减少操作失误。例如,制定详细的售票、检票、退票等操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审核机制。其次,建立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包括现金的收取、存储、交接等环节的具体要求,以降低现金流失或被盗的风险。此外,还应制定票据管理制度,规范票据的使用和存储,防止票据丢失或伪造。定期进行账户核对,确保账目清晰,减少财务漏洞。通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减少人为错误,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规章制度的完善不仅有助于规范日常操作,还能提供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中的问题,从而有效保护票务收益的安全。
2.提高AFC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提高AFC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保障票务收益安全的重要举措。首先,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票务中断。系统维护应包括硬件设备的检查和软件系统的更新,以应对新出现的技术问题和安全隐患。其次,加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预防网络攻击和病毒感染。例如,安装防火墙、杀毒软件,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和数据加密措施,保护系统数据的安全性。此外,实施定期的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和修补系统中的安全漏洞,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系统缺陷进行非法操作。另外,系统操作界面的优化也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方面,通过简化操作流程和增加操作提示,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最后,加强员工培训,使其熟悉系统操作和安全规程,提升其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显著提高AFC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减少因系统问题导致的票务收益损失。
3.建立健全票务管理机制,规范设备操作流程
(1)树立员工票务收益“安全红线”意识
员工的安全意识是票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让员工认识到票务收益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定期举办安全培训课程,向员工传授票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巧,帮助他们理解票务管理中的潜在风险。其次,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积极报告安全隐患。这样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还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另外,企业可以制作安全手册和操作指南,提供明确的安全操作规范,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通过多种方式,逐步树立员工对票务收益安全的“红线”意识,使他们在工作中时刻警惕和防范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
(2)加强生产部门逐级负责制
逐级负责制在管理中能够起到明确职责、细化管理的作用。第一,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使每个层级的管理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管理的盲区,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管理漏洞。第二,建立报告和反馈机制,各级管理人员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上级管理人员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这样,能够形成一个有序的管理链条,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第三,通过定期检查和考核,评估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发现和纠正管理中的不足之处。逐级负责制不仅可以加强管理的层次性,还能促使各级管理人员积极履行职责,保障票务收益管理的顺利进行。
(3)强化票务生产操作部门作业标准督查
作业标准督查是保障票务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首先,制定详细的作业标准和操作流程,为每个票务操作环节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要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员工在操作中的随意性和错误发生的概率。其次,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票务操作部门的作业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检查内容包括操作流程的执行情况、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这样,可以确保票务操作的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最后,还可以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票务管理进行独立评估,提供客观的改进建议。通过持续的标准督查和改进,能够提高票务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减少因操作失误导致的收益损失。
三、结语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收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笔者发现完善票务管理规章制度、提高AFC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建立健全票务管理机制是必要的举措。我们强调员工“安全红线”意识的树立,加强生产部门的逐级负责制,并强化作业标准的督查,这些措施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尽管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但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可以大幅度降低票务收益管理中的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小慧.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票务收益安全管理体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7):9-10.
[2]和汉.地铁AFC系统中的票务收益安全浅析[J].智能城市,2021,7(0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