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全面发展。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其目标是一致的。在数学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着重要意义。“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业评价标准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具体任务、评价方式和学生实际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有机结合,实现教与学的一致性。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策略
引言:
“教学评一致性”是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数学课程三维目标相融合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做到明确数学知识学习目标、明确学业评价标准、设计学习活动任务、合理使用评价量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以学定教,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通过有效开展“教学评一致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质疑、猜想、验证”,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创新创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数学核心素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明确数学知识学习目标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指引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课堂评价的方向。因此,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确保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要素紧密相连。具体而言,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目标的始终。同时,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评价。同时教师要基于数学知识学习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数学知识学习的具体要求和标准。例如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制定出具体的“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习目标:①认识函数的定义;②了解函数图像与性质;③会画函数图象;④会求函数的解析式。通过对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目标的明确,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明确学业评价标准
学业评价标准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依据,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策略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数学学业评价标准,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对学业评价标准的理解和运用,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明确了学业评价标准后,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学生所表现出的能力水平来设计学习活动任务。在设计学习活动任务时要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三、设计学习活动任务
学习活动是指围绕数学知识内容,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要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指导,实现学习目标和学业评价标准的匹配。例如在“椭圆”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已掌握的技能,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任务。例如在椭圆定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椭圆定义;在定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椭圆定义列出方程,并利用已有知识证明其正确性;在证明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几何直观来证明椭圆的存在性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理解椭圆定义,还能掌握相关的几何方法。
四、合理使用评价量规
教师在设计数学学习活动时,要结合课程标准和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合理使用评价量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围绕所设计的数学学习活动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例如: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小组水平的量规,通过对量规进行正确使用、分析和判断后,得出结论。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五、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实例引入新的数学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提供具体的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思维。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电子课件、视频资料等直观呈现数学概念和图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策略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教学反思与改进以及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等。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茜翟雷厚.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中学数学:高中版,2022(1):13-14.
[2]朱丽芳. 浅谈数学教学中"教,学,评"目标的一致性[J]. 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