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幼儿园党建工作与幼儿德育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幼儿德育教育不仅是学习的开端,更能够影响到幼儿未来的成长。在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红色启蒙教育),是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幼儿园以党建为引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运用幼儿身边熟悉的红色文化资源,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其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以红色为底色的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熏陶,才能筑牢“红色根基”,传承红色基因。让德育教育有抓手;让红色启蒙教育有特色;让红色节日有教育意义。培育美好心灵,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注入灵魂,真正做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关键词:党建工作 幼儿德育教育 融合
引言:红色文化是一种代表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创业、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所凝聚而成的先进文化,它既蕴含者华夏五千年优秀文化精髓,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它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情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德育宝库。2016年4月在瞻仰安徽金寨县红军纪念堂时,习近平总书记说道“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此,在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地域实际,以及儿童发展的需求,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幼儿园的各项区域活动、学习中融人红色文化教育,为他们将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使他们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一、党建工作与幼儿德育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开端,就像是楼房建设的地基一样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充分发挥“党建+”在幼儿基础教育中的作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之举,应重点做好“党建+文化”、“党建+育人”、“党建+教学”、“党建+活动”几个模式,着力打造“融合式”特色幼儿教育的党建引领工作。
二、幼儿园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的基本目标
为了更好地落实幼儿园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教师、幼儿园应从研制红色文化进园的方案预设开始,并从拟定相应的教育目标人手,把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与红色文化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同时,还得紧密地联系家庭、社会以构建一个立体的、全覆盖的教育体系,在多维合作中实现资源整合、协同开展教育,以此促使幼儿园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促使幼儿萌发爱国、爱家、爱民族等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融入红色文化的重要性
提升幼儿的爱国情怀,让幼儿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感悟革命先辈的优秀思想和行为,同时养成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不怕苦不怕累精神,最终转化为团结互助、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行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团结互助、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等,都有助于改正幼儿的缺点,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熏陶他们的心理素养,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一)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爱国情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提升幼儿的爱国情怀,让幼儿在真实的史实中感悟革命先辈的优秀思想和行为,熏陶他们的心理素养,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有助于提升幼儿其他方面综合素养现在的幼儿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心理素养较差,养成了怕苦怕累、过度依赖、心理脆弱等缺点,对学习和生活不利,而红色文化中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不怕苦不怕累精神、团结互助、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等,都有助于改正幼儿的缺点,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四、幼儿园在开展德育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党建工作与幼儿德育教育相融合的力度不够。
2、教师对幼儿红色启蒙教育的认知不够深入。
3、幼儿园红色启蒙教育的文化氛围感不足,环境创设力度不够。
4、红色启蒙教育没有贯穿、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没有找到有效利用节日契机将红色启蒙教育多样化融入的途径、方式和方法。
5、深度挖掘本土的红色文化和革命遗迹不足,没能有效利用好红色基地“活教材”。
五、党建工作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党建+文化”创设红色环境,推动红色教育
在幼儿园整体或班级内构建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让幼儿在氛围中感受红色文化,对幼儿的影响必然非常巨大,比如在班级内或过道内张贴优秀革命先辈的肖像和精简介绍、在幼儿园广播中宣讲红色文化光荣事迹、在教室悬挂中国地图、构建红色文化墙等等,在幼儿园构建红色文化氛围,自然而然地,幼儿在红色文化氛围中会被熏陶,变得喜欢和爱戴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为荣。
(二)“党建+育人”挖掘本土资源,践行育人目标
幼儿园党支部应当紧扣“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把党建引领和德育活动深度融合,通过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开展思政专题讲座、抓住节点实施教育等,推进“党建+育人”特色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比如“三会一课”制度的创新应用,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定期抓党课学习,抓住传统节假日时间点开展常态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旗下讲话”等新的实践活动。
挖掘本土红色文化,有效利用红色基地“活教材”,幼儿在实践中接受教育,让红色文化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全国各地或多或少都有革命的遗迹,深度挖掘本土的红色文化和革命遗迹,用本地的红色文化来熏陶幼儿,不管是让幼儿讲述红色文化或是带领幼儿参观红色文化遗址的方式,都是让幼儿在红色文化中接受教育,让红色文化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对幼儿意义更大。
(三)“党建+教学”以游戏为主体,渗透红色文化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最常见的形式,对幼儿的教育影响最大,因此在游戏中渗透红色文化的因素,让幼儿在游戏中树立红色文化观念,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学习红色文化。部分教师觉得红色文化在游戏中不好应用,事实上,只要是渗透有红色文化的因素,就都算将红色文化应用在游戏中。以最常见的老鹰捉小鸡为例,可以转化思维,将老鹰比作敌人,将领头的鸡比作革命先辈,将后面的小鸡比作民众,还可以发给特定的服饰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对“革命先辈保护民众,与敌人周旋”这一概念加深印象,更为巧妙也更有效用。
(四)“党建+活动”以节日为载体,加强红色教育。
与成人不同的是,在幼儿视角中,节日会具有更不一样的重要意义。有鉴于此,主动借助节日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其固有功能,有效利用节日契机,把红色资源有机地融入日常教学,找出开展红色启蒙教育的节奏、途径与方法,能够更好地营造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
(1)发挥幼儿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幼儿红色启蒙教育。(3)利用“建党节、建军节、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国庆节、抗美援朝纪念日、国家公祭日、澳门回归日”等节日契机设置“红色节”,从而建立园本红色启蒙教育特色体系。(4)立足活动深化红色内涵提升品质,再结合穿插幼儿喜欢的“红诗会”“红歌会”“红色故事会”“红色情景剧”等活动,加深巩固学生对于“红色”文化从“知道—了解—参与—内化—行动”的过程。(5)深度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优势,利用本地红色文化熏陶幼儿,用好红色教育基地“活教材”,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聆听、观看、互动,设身处地感受红色文化以及其形成的过程。
红色文化教育是培养幼儿思想之魂的重要文化支柱,也是增强幼儿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的根本教育内容。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围绕幼儿和谐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幼儿开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德育教育(红色启蒙教育),让他们在相应的活动体验中受到革命精神、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满染,从而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让红色文化真正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使他们坚定地走向具有民族精神.民族气概的栋梁之材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