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应积极营造自主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与探索,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会他们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成果,这样学生将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式学习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者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实践出发,结合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自主学习氛围至关重要。我将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为例,详细阐述如何营造一个自主学习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课前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系列关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图片或视频。这些图片和视频可以包括园中的花草、树木、昆虫,以及书屋的陈设、布局等,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可以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作者笔下的自然美和人文气息。在展示图片和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背景介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的背景和内涵。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作者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对这些地方的特殊情感,这些故事和背景介绍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去。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大胆质疑。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其中引人入胜的情节“雪地捕鸟”设计互动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这一情节,并鼓励他们就“作者如何生动地描绘捕鸟过程”、“捕鸟对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等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们可能会提出各种见解和疑问,如“作者为何选择捕鸟这一活动来展现童年的乐趣?”或“这种活动对作者后来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观点,尊重他们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这样的互动环节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活动,如实地考察、课外阅读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这些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设计互动环节、组织相关活动等方式,教师可以营造一个积极、宽松的自主学习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探究式学习任务,引导自主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以《背影》这篇课文为例,虽然它是一篇描写父爱的经典之作,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新的探究式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章的情感内涵,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探究式学习任务:让学生选择课文中的某个场景或细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深意。比如,可以让学生选择“父亲送儿子上火车”这一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父亲和儿子的角色,模拟当时的情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揣摩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思考父亲为何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父爱。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课文进行探究。比如,可以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探讨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性格、品质、情感等方面有哪些特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父爱的理解。这样的任务能够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和心得体会,相互交流、碰撞思想、激发灵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课文内涵,还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这样的探究式学习任务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还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设计探究式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励自主学习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至关重要,这一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强调他们的学习过程、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在探究式学习任务中,教师应细致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这样的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教师还应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作品展示和实践活动等,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例如,通过演讲、辩论和写作,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社会调查和文学创作,学生能在实践中检验所学。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也是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明确学习方向;而相互评价则能让学生看到他人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取长补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互评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实现共同进步,总之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从而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最终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教师需要通过营造自主学习氛围、设计探究式学习任务、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中收获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黄焕.“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华夏教师,2023,(36):34-36.DOI:10.
[2] 范恒瑞.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3,(18):102-104.
[3] 陈帮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07):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