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把小学古诗文教学作为开启传统文化教育之门“金钥匙”的探究

赵小英 罗晓琴
  
富网媒体号
2024年87期
重庆市江津区几江实验小学校 重庆 402260

摘要: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倡和传统文化复兴的趋势,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本文旨在探讨通过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来有效开启传统文化教育大门的可能性与实践路径。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深入探讨古诗文教学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提出了将古诗文教学作为“金钥匙”来开启小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与兴趣的策略。本文不仅丰富了小学古诗文教学理论,还为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古诗文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策略;小学教育;文化自信

一、古诗文教学开启传统文化大门的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国民身份认同和文化

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思想形成的关键期,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

古诗文不仅是汉语言文学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阶段进行古诗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和理解古代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哲学,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此外,古诗文的韵律美和意境深远的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样有着积极影响。

古诗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感悟诗文背后的历史文化,欣赏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文学素养。具体而言,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通过实现这些目标,古诗文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古诗文教学现状分析

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未能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记忆和重复,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不足,缺乏对古诗文深度理解和现代教学方法的掌握。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古诗文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了古诗文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发挥。

三、构建古诗文教学策略应遵循的原则

古诗文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趣味性原则,即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增加古诗文学习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是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难度;再次是文化融合原则,即将古诗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元素相结合,使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古诗文;最后是实践应用原则,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创作诗歌、参与诗文朗诵等,以此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有效的古诗文教学内容选择与编排应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点,同时考虑古诗文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首先,教学内容应涵盖不同朝代的代表性作品,以展现古诗文的多样性和历史深度。其次,选材应注意难易程度的搭配,既要有易于理解记忆的简短篇章,也要有能够引发思考的深奥作品。此外,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古诗文的世界。教师应根据古诗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评价不应仅限于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形式,还应包括学生在课堂讨论、作品创作、表演活动中的表现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古诗文学习,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古诗文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

课堂教学是古诗文教学的主战场。在实践中,教师采用了多种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古代环境中,以增强他们的沉浸感和体验感。同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使用古诗动画、互动软件等,使抽象的古诗文内容变得直观易懂。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也被广泛采纳,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完成对古诗文的解读和演绎,这不仅促进了知识的深化,也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了延伸课堂教学的影响,学校组织了一系列课外活动和拓展阅读计划。举办古诗文朗诵比赛、诗配画、书法展示和飞花令等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拓展阅读方面,学校图书馆配备了丰富的古诗文图书资源,并定期推荐优秀古诗文集,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拓宽知识视野。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接触和了解古诗文。

此外,家校合作在古诗文教学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学校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家庭的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古诗文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在家中创造古诗文学习环境,如共读古诗、讨论诗文含义等。此外,学校还与作协、图水馆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学习和文化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通过这种多层次的合作模式,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合力,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古诗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抓好古诗文教学,就是在帮助学生找到一把开启传统文化大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刘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以古诗《登鹳雀楼》教学为例[J]].新教育,2019, No .413(0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