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环境规制、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然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破坏。当前,环境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环境规制是否促进了企业污染减排、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成为了经济学家和企业的管理者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重点理论和实证文献,从绿色供应链管理角度,按照脉络和逻辑关系,通过对变量关系的分析,揭示环境规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污染减排 环境规制 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has maintained medium and high speed growth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However, the extensive economic growth mode of high input, high consumption and high pollution has led to the massiv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and the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Nowad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ethe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romotes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improv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 hot issue concerned by economists and managers of enterprises. By combing the relevant key theories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reveals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ext and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able relationships.
Keyword pollutants discharge reduction,environmental regulation,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0引言:当前,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已经成为主流的人类环境价值观。在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天气频发,环境保护问题备受瞩目的今天,作为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重要主体,企业往往由于资本逐利性和环境成本外部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过度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义务的履行。在此背景下,政府陆续出台多项环境政策,引导和制约企业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营决策和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过程中,重视环境的保护,主动履行环境义务,积极实践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从长期看此举既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企业形象的树立,从而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
1环境规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主要强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平衡,达到经济效益增长、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实现的目标[1]。解学梅和朱琪玮通过对企业发展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深入剖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内涵,将其界定为企业在正常生产活动中综合经济和自身承担环境社会责任带来的效益[2],也就是说,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环境规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环境规制能够促进企业积极进行环保实践。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生产发展并为社会创造价值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负外部性[3],因此需要企业将环境成本内部化,这在短期并不能为其带来经济回报,因此部分企业会出现缺乏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出现内驱力不足等问题。此时,环境规制的制约能够促使企业将环保成内部化,在此制约下,企业增加绿色投资、引进绿色技术,从而改进生产流程,或者提高生产效率,以此抵消环境成本[4],同时,很大一部分环境规制对积极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倾斜,企业抓住环境规制的有利机会,实施积极的环境管理,能够借助环境规制提升经济效益,促使企业自身财务绩效的提升。此外,此举向社会和公众释放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利信号,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和品牌形象的提升,进而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另一方面,环境规制能够促进企业进行内部制度的及时调整与完善,部分企业管理者会因为关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视企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5],而政府环境规制的出台会引起企业管理者对相关政策的重视,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的发生。在环境规制的引导下,促使企业积极调整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完善治理体系,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节能减排,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环境绩效,使得企业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积极识别社会环境变化,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研究
绿色供应链管理,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视角综合考虑,积极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绿化”[6]。绿色供应链管理被很多学者定义为环境供应链管理,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加入了环保因素,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都考虑和加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企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并重。
在环境规制的约束下,企业管理者会相应的调整战略方向,将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理念深度融入供应链管理全链条,根据企业实际制定相应的规范,将环保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采购、销售、售后等各个方面,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Chung-Shan Yang运用集装箱运输为研究对象,认为环境规制是促使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驱动因素[7]。
李怡娜与叶飞实证研究发现强制性的政府环境法律法规对企业绿色环保实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8]。企业在环境规制的约束和指导下秉持绿色环保的理念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选择供应商时会优先考虑那些具备绿色生产能力和环保资质的企业;选择制造商时会关注其在环保方面的管理水平;在分销环节,企业会重视绿色物流的管理,通过绿色环保包装、规划运输路线、降低能源消耗等方式,减少分销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3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中介作用研究
在环境规制的制约和引导下,在企业内部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从而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减少环境污染,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进而增强企业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Saeed等学者研究认为,政府环境规制能够促使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从而获得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双赢[9]。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主要有以下表现:企业在环境规制的指导约束下,在选择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全面考虑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的环境表现,从而共同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这样做既有利于各个环节过程中环境的保护,减少运输成本,建立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良好关系,更受顾客信任,进而树立品牌形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进而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Geffen和Rothenberg(2000)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与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绿色供应链活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绩效[10]。
田虹等研究发现绿色供应链管理所引发的技术创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11]。企业在环境规制的指导约束下,在企业内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促使企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间进行绿色创新,有利于企业生产技术的提高,降低资源的耗费、减少原材料耗费、降低有害物质污染,进而减少企业成本和风险,也能够丰富公司的产品组合,提高竞争力,进而帮助公司建立全新的低碳企业形象,以适应市场和社会公众对低碳企业的新要求,创造企业价值,维持市场影响力和活力。
4研究结论与启示
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约束下,各行业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聚焦环境规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环境规制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方面已被大多数研究证明是有效的;第二,环境规制能够促使企业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第三,绿色供应链管理正向调节环境规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的作用。
4.1 政府要出台环境制度规范,对企业进行指导和约束。环境规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企业实际、市场环境等因素,灵活的制定环境政策,给企业留好足够的空间和余地,同时,要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监督,及时获取环境政策的反馈和相应的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使政策发挥最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时刻关注企业行为,给与一定的奖惩,使政策达到最好的社会效果。
4.2 企业要重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积极作用。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可持续绩效关系的优势,企业特别是企业的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将环保实践纳入到企业战略高度的层面,在企业内部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攫取更多的竞争优势,积极主动地从产品开发与设计阶段至全流程,将环保的意识纳入到日常生产过程中,根据企业实际进行调整,持之以恒寻求环境与经济共赢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欢,王之扬,夏凡,等.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否能够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基于碳排放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J].金融理论与实践,2023(08):22-38.
[2] 解学梅,朱琪玮.企业绿色创新实践如何破解"和谐共生"难题? [J].管理世界,2021,37(01):128-149.
[3] Huang, Lingyun, and Zhuojun Lei. "How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ffect corporate gree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79 (2021): 123560.
[4] 胡珺,黄楠,沈洪涛.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可以推动企 业技术创新吗?: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自然实 验[J].金融研究,2020(1):171-189.
[5] 黄世忠.ESG报告的“漂绿”与反“漂绿”[J].财会月刊,2022(01):3-11.
[6] 卜云峰,蓝式贤.“双碳”背景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J].中国储运,2023,(02):138-139.DOI:10.16301/j.cnki.cn12-1204/f.2023.02.049.
[7] Yang, Chung-Shan. "An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green performance in the container shipping context."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61 (2018): 246-260.
[8] 李怡娜,叶飞.制度压力、绿色环保创新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84-1894.
[9] Saeed, Amer, et al.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 two theory view." Sustainability 10.5 (2018): 1517.
[10] Geffen C. ,Rothenberg 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ross Firm Boundaries: The Critical Role of Suppliers i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0,20( 2) : 166 - 186.
[11] 田虹,崔悦,姜雨峰.绿色供应链管理能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吗[J].财经论丛,2018,(10):77-85.DOI:10.13762/j.cnki.cjlc.2018.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