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教育、科技、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大战略支撑的相互关系

程航宇
  
富网媒体号
2024年103期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北碚 400715

摘 要: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支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三者独立成章地放在一起,一体部署,具有深远意义。不仅突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在我国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三大战略各有侧重又辩证统一,共同支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

关键词:二十大;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系

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视角看,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是相互关联,有着一定内在逻辑关系的。教育是基础,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进而促进科技发展的基础工程;科技是动力,科技进步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三者相互贯通、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下,党要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时代新征程,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强化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

一、从教育、科技、人才的内涵本质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在西方,“教育”一词具有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把人的固有潜质发挥出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而按照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们的生产性劳动,是影响人们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育的本质规定性是育德树人。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规律性,技术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而科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创造出的知识、工具、手段,它的本质规定性是改造世界。人才是人类智慧聚集体,是进行创造活动的群体,既是实施和接受教育的主体,也是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它的本质规定性是活动主体。因此从内涵本质上看,教育无疑具有更加基础性的作用,科技则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而人才便是教育活动和创新创造中的主体资源。

二、从教育、科技、人才的实践要求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源自人们进行社会生产的需要,因此它不可避免的具有阶级属性,不同阶级的教育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而我国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教育是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是为了实现社会主现代化,最终达到共产主义,在实践中要求坚持教育为了人民的原则。同样,我国坚持发展科技事业,最终目的是要强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归根到底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实践中要求坚持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则。同时我们培养的人才说到底要服务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实践中要求坚持爱党报国的原则。因此从实践要求来看,三者既有侧重,但又高度统一,统一于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三、从教育、科技、人才的现实价值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

前文提到,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地位不同,所起作用也各有侧重,同时三者又在实践中高度统一,正确认识三者的辩证关系,理解三者一体化部署和建设的现实意义是十分必要的。教育、科技、人才对现代化建设起着“三角支撑”的作用,其中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三角循环促进”,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人才引领科技创新,科技水平的进步又对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体系起着根本性作用。因此,在现实实践中促进三者的良性循环,是使社会主义事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其次从价值维度理解“三角支撑”,不仅要准确把握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要充分发挥三者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体支撑作用”。教育、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不是孤立实现的,也不仅局限于三者内部的循环促进,而是要以“教育为基、人才为梁、科技为源”,坚持“统筹发展、一体支撑”,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三者建设,凝心聚力促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格局正在经历重大调整。纵观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总是与世界人才中心的转移、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相生相伴,同时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转移密切相连。当代中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我们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现代化发展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结语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是三大战略支撑的着力点。进入新时代,我们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推动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坚持以创新理念促进教育体系改革,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用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使人民得享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成才机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大战略的支撑,推动三者一体化建设更是具有举纲目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