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现代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思考

于明磊
  
富网媒体号
2024年103期
滨州市博物馆 山东 滨州 256603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数字化技术以其高效、便捷、精确的特点,为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可以对藏品进行高精度扫描、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展示等操作,实现藏品的数字化存储、传输和展示。

关键词:现代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数字化技术

引言

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藏品保护研究、修复工作、预防性保护等多个方面,为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全面升级提供有力支持。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现代博物馆的藏品管理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1藏品种类多样

现代博物馆的藏品种类多样,涵盖了历史、艺术、自然等多个领域。这些藏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包括陶瓷器、玉石器、金银器、青铜器、民俗文物等。其中,一些珍稀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种多样性为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展品资源,支持博物馆举办各种主题的展览,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同时,也使得博物馆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然而,由于藏品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大,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藏品管理制度,加强藏品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藏品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同时,博物馆也需要加强对藏品的登记和分类工作,确保藏品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

1.2藏品价值特殊

在中小型博物馆中藏品数量虽然不多,但价值却不容忽视。这些藏品往往具有独特的价值,能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首先,它们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见证,对于研究当地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这些藏品的管理和利用需要更加注重其历史价值,确保它们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其次,一些文物藏品可能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例如滨州市博物馆馆藏天宝九年造汉白玉佛像,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极高,对这类藏品的管理和利用需要更加注重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通过展览、修复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些文物的魅力。最后,部分藏品可能具有科学价值。例如化石、古生物标本等藏品,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博物馆文物藏品内涵

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藏品指的是具备深厚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物,包括普通文物以及珍贵文物两种类型。其中珍贵文物指的是具备较大的收藏价值,且由古代流传下来的物品。相较珍贵文物,虽然普通文物的收藏价值较低,但也具备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开始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文物藏品管理工作受到较大重视,政府也颁布了相关法条与规定,以充分保护我国的历史文物。但是在实际管理期间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文物安全保护不到位。

3现代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措施

3.1完善技术流程,培养数字化人才

在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的过程中,藏品管理员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还需理解和掌握数字化的处理手段,这成为影响藏品数字化工作效率与效果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完善技术流程。以统一的标准进行采集与存储,同时在流程结构上减少藏品管理员的输入和更改,将复杂的数据转换和数据映射设计成有效模板,提高藏品数字化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扩充人才队伍。开展数字化工作培训,以数字化专业人才协同藏品管理员,共同完成藏品数字化的工作目标,确保藏品数字化工作顺利开展。

藏品数字化以获取藏品的多元数字资源为目的,全力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进程,挖掘藏品的潜在价值。藏品信息和藏品管理系统的使用,推动了博物馆向智慧化的方向发展。从藏品保护的角度出发,藏品数字化有效减少了实体藏品的使用次数,降低了实体藏品的损耗风险;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在大数据背景下,藏品数字化充分利用了藏品本身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帮助工作人员完成大量且重复的工作。藏品数字化增强了受众的体验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未来博物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引入信息技术

引入信息技术可有效提升博物馆文物藏品的管理水平。首先,应针对文物藏品设立数据库系统,包括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加大日常管理力度,以全面了解藏品情况。其次,应针对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设立相关的门户网站,形成联动机制,确保用户登录网站信息后,便可以全面浏览文物信息与博物馆展览信息,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再次,应利用科学技术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为了避免部分低素质人员损坏文物,博物馆应利用最新技术仿制博物馆内的藏品,在不影响受众参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还原文物形态。最后,应构建数字化的文物保护系统,升级软硬件设施。

为了构建完善严谨的数字化文物保护系统,博物馆应利用科学技术整合全省文物资源,并优化配置,保证民众可以通过网络观赏博物馆文物藏品,实现动态化、全面化、实时化管控。且还应根据文物藏品特点,在管理系统中全面输入文物信息,清晰记录文物的各种属性、年代、工艺等原始信息,打造文物身份证,保证专业人员可以结合信息及时修复文物,降低对文物的损害程度,减少文化与经济损失。

3.3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博物馆建立藏品防盗、防损等应急预案藏品安全保护作为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藏品安全保护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数字化技术不仅提升了藏品的安全性,还为博物馆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效益。通过数字化手段,博物馆可以模拟各种突发事件场景,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这些预案能够指导博物馆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准确地作出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藏品的损失。数字化技术在藏品的鉴定和修复工作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博物馆可以对藏品进行更加精确的鉴定,确定其真伪、年代等信息。同时,这些技术还可以帮助博物馆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修复方案,提高修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4确立科学的藏品信息格式

藏品数字化是一项长期工程,藏品信息格式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首先,在藏品信息采集阶段,要重视不同类别藏品间的差异性。例如,文物博物馆有陶器、瓷器、青铜器等大型实物,也存在字画、书籍等实物;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动植物和古生物矿物在体型、类别、存放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进行信息采集前,需按照《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的标准和要求,明确采集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在保证信息格式统一的同时也要保留和体现信息的差异。其次,藏品信息采集工作涵盖多种媒介对信息的采集,其中包括藏品的基本信息、图像、视频和三维模型等。如何进行信息存储、信息管理、信息分析和信息呈现是博物馆藏品数字化的重要工作。

结束语

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博物馆可以实现对藏品信息的全面、准确记录和管理;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帮助博物馆更好地监控藏品保存环境、创新藏品展示方式、提高藏品安全性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当前数字化技术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博物馆加入投入和研发力度、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加入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博物馆的不断努力,数字化技术将在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耿鑫.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与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4):94-97.

[2]刘芳.数字人文环境下博物馆藏品知识组织及应用的新思路[J].中国博物馆,2022(03):75-80.

[3]周鼎凯,张枫林,丁治国,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应用前景研究——以ChatGPT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03):39-4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