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韦昌超
  
富网媒体号
2024年115期
百色市右江区建华小学

摘要:项目式学习的应用,以课题为原点,将学习活动拓展到生活、交往等领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探索意识。将项目式学习引进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针对项目式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应用策略,包括设计蕴含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项目主题、创建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学习情境、项目式成果展示与评价的等,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

引言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应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项目式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强调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创设真实情境下的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索项目式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设计项目式学习主题,渗透核心素养目标

在新课标理念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积极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围绕核心素养内涵设计项目式学习主题,激励学生进行项目式探究。在设计学习主题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联系道德与法治知识、学生实际生活,以此提升项目式学习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我的环保小搭档》一课为例,教师可精心设计“为什么要环保?”这一项目式学习主题,将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深度融入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环保对于个人、社会乃至整个地球的重要意义。在明确项目主题后,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中规定的核心素养要求,从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维度出发,设计具体的学习目标。比如针对政治认同素养,培养学生对于国家环保政策的理解与支持,认识到环保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针对道德修养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针对法治观念素养,让学生了解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到违反环保法律将承担的法律责任;针对责任意识素养,强化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一员,都有责任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创建项目式合作情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在组织项目式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创设合作情境,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解决探究问题,旨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在合作教学情境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激发学生合作兴趣,构建出集思广益的课堂。以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我们受特殊保护》一课为例,教师设计项目式合作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方式探究“法律对我成长的保护”项目,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教师为每组设定特定的学习任务或问题,如“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具体条款及其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探讨校园欺凌事件中受害者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等,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角色分配,如资料搜集员、讨论记录员、汇报发言人等,以促进学生间的有效合作与分工。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应的合作活动,比如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法庭环境中扮演不同角色(如法官、律师、当事人等),通过辩论和裁决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此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项目式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

在项目式学习的尾声,成果展示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促进他们自我反思、相互学习与成长的重要环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化学习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邀请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多元化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以“完善自我,健康成长”一课为例,教师应在项目即将结束时与学生沟通成果展示形式与要求,鼓励各小组选择适合的展示方式。以“尊重”为核心话题,有的小组选择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学校生活中的尊重行为,模拟如何礼貌地请求帮助、如何倾听同学的意见、如何在冲突中保持冷静并寻求和平解决等场景;有的小组选择通过演讲来深入探讨尊重家庭成员的重要性,围绕“尊重家庭成员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展开,从家庭关系的和谐、个人成长的助力、社会价值观的体现等多个角度阐述尊重家庭成员的意义,通过引用实际案例、个人经历等方式,使演讲内容更加生动有力,引起听众的共鸣与思考。成果展示结束后,教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在教师评价中,教师根据展示内容的质量、创新性、团队合作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在学生相互评价中,学生可以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在自我评价中,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为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应精心设计项目主题,构建出竞争与合作的学习情境,开展多元化成果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在项目探究中深刻理解与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法制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与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李雅红.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单元整体教学探略——以“宪法宣讲”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3,(05):38-40.

[2]李亚.道德与法治项目式单元“教-学”流程重构——以二年级下册“我们好好玩”单元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3,(05):41-44.

[3]冯铭琰.道德与法治项目式研学实践——以“竹博士爱研学”暑期活动为例[J].中小学德育,2023,(05):45-4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