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研究

邓曼英
  
富网媒体号
2024年112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文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建设应以课程标准为建设之纲,以“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为出发点,从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探究课程标准的制定,为“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岗课赛证; 课程标准

一、标准设置背景

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为能力而实施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为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课程改革,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好各门课程标准。

课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载体。要制定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必须构建以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职教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建设应以课程标准为建设之纲,以“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为出发点,从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探究课程标准的制定,为“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此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构建应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在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全面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调动,重视过程的评价和考核,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和终身发展需求。

二、标准设置指标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特别避免出现下述情况:内容有违国家安全保密要求,存在思想性、导向性等问题;有抄袭、侵权等行为;是否严格对标新版专业简介目录中课程标准进行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缺少课程概述、培养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实施与保障、课程考核与评价、授课进度与安排等关键元素。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还必须遵循严格的制定指标。

1、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职业教育的理念,对应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和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衔接得当。课程目标应定位准确、条目清晰、内容具体、可评可测。课程能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能力。课程要符合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相关规范、指南、法律等指导下)能够完成哪些任务。

2、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的依据(国家标准要求、专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等)、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如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应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规范、新技术、新要求、新工艺、新指南等),教学内容的序化情况及依据(授课内容选取的依据,授课顺序排序的依据)。鼓励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应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反映专业相关领域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体现行业企业参与特征以及与“赛、证”的关联。内容完整、结构合理、逻辑清晰,学习单元或任务模块划分合理、衔接有序。如有开设实验(实训)内容,需明确标准。

3、课程实施

教学模式应强调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对接,体现理实结合的鲜明特色。主要教学方法能结合学生特点和项目内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能充分利用专业资源库、校企合作资源等实施教学,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明确对本专业一线教师及兼职教师的能力结构、知识体系和学历等资质的要求。教材编写与选用应符合课程标准,对所选用教材进行分析,体现出任务驱动、实践导向。教学参考资料信息完整。

4、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内容、方式方法、主体、评价信息获得途径有明确描述。课程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点、技能考核项目、考核方式、所占权重等。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个性化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说明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内容、方式方法、主体、评价信息获得的途径等;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习行为的精准分析,个性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成效。

5、课程思政

挖掘应用本专业核心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教学内容中的各项子任务体现课程思政主线,主要思政元素、思政载体以及思政融入路径。精选教学内容和案例,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科学思维、职业素养等的教育。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定位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以实现德、识、能三位一体育人为目标,在授课上除了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内容之外,还选择融入思政元素鲜明、教育意义显著的教学材料,来拓展知识面,提升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商务活动的基本交际能力,了解不同文化冲突对商务交际的影响,增强文化自信,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融入岗课赛证

商务英语是与英语、翻译平行的三大英语类专业之一,作为英语类专业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除对学生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外,商务英语专业着重关注在英语环境下对学生商务知识、商务技能,以及商务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商务英语属于典型的应用型交叉学科,涉及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但又不是简单的“英语+经济”、“英语+管理”或“英语+法律”。在设计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相对较低的起点和商务英语跨学科的特点。

“岗课赛证”指的是工作岗位、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结合院校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有机融入 1+X 证书制度体系、职业技能大赛,促进产业与专业、岗位与课程的有机衔接, 进一步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培养。“岗课赛证”的提出为“三教”改革指明了具体路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商务英语专业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的育人模式,符合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也是认真落实“提质培优、创新发展”核心任务的重要途径。

1、对接目标岗位

根据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商务英语专业主要对应营销员、其他批发与零售服务人员和国际商务专业人员,面向现代商务服务业和跨境数字贸易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领域的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跨境电商运营管理、跨境电商客服管理等岗位,培养掌握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跨境商贸业务操作、跨文化交际等专业理论知识,能够从事涉外商务服务、外贸业务、跨境电商运营、机器译后编校等工作,具备数字化信息处理、商务信息检索、外贸函电撰写、对外商务洽谈、外贸单证缮制、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商务交际等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素质,思想政治立场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工作3-5后,学生具备商务语言服务、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数据分析等能力,能胜任涉外商务服务、跨境电商运营、跨境电商客服等相关管理工作。

2、重构课程体系

设立课程教学目标,首先可以对接产业岗位,将职业素养和核心技能渗入课程标准,深度调研知名企业,无缝对接产业岗位,将岗位所需基本职业素养和核心技能渗入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操作现场进行实时考评,要求所有学生具备岗位所需基本职业素养和核心技能。本专业课程体系含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含公共基础必修课、公共基础限选课和公共基础任选课,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素质、知识和能力;专业课程分专业必修课、专业拓展课(含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知识和能力。

3、结合职业技能大赛

职业技能竞赛作为职教教学的风向标,充分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课程标准制定中,应通过对技能竞赛项目的分析和学习,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其贴近生产实际和企业要求。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英语演讲、言语写作等赛项,将竞赛项目列为课程任务,将竞赛项目和考评细则列入课程任务,让学生都能深入了解比赛,让比赛常态化,同时用比赛的考评细则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鼓励考核优秀的学生积极参与比赛的选拔,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创新。

4、对接职业技能证书

课程标准的设置还要融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如1+X证书中的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职业技能高级证书、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VETS),行业证书中的英语四六级证书、翻译专业资格证。将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促进课证融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以证促教、课证融合”将证书获取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等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本领,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质赋能。

四、结语

总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写,必须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商务为环境、以商贸岗位任务为路径、以商务交际为目的,重视开发学习者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充分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也要打破以往课程标准的编写模式,创新研究与探索,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培养,打造出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专业课程标准,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商务素养的优秀商务人才,为国际交流合作和交流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志芳 基于OBE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研究——以《语言服务项目管理与

实践》为例[J]. 海外英语 2019(1),18-19

[2]孙忠颖 曲军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研究[J]. 科教研究 2012(23),55

[3]汪先锋 “政校行企协同、课岗证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为例 [J].高 教 学 刊2016(16),27-29

[4]陈琳 商务英语“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11) 78-80

作者简介:邓曼英(1981-),女,硕士,副教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专职教师,研究方向:语用学及应用语言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