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反窃电和线损监控中的应用

陈瑞枫
  
富网媒体号
2024年116期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佛山南海供电局 528000

摘要:大数据技术在电力采集分析系统中作用重大,对采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现实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科学高效的大数据技术可以促进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展。论文针对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发窃电与线损监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智能防窃电;线损监控

引言:面对海量的数据,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等多个方面出现瓶颈。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信息技术,以提升电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对大数据的能力。通过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有效打破现存的瓶颈。同时,能够解决营销服务的一线问题和为公司高层的决策和方针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随着课题深入研究,可实现用电采集数据在智能反窃电、线损智能监控和新能源并网监控等方面的深入应用,这对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提升公司供电优质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目前电力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首先,电力大数据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电力行业产生的数据来源广泛,包括发电、输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这些数据可以是结构化数据,如电能表读数、设备运行时间等;也可以是半结构化数据,如电力设备的监测数据、线路负载数据等;还可以是非结构化数据,如电力设备的维修记录、用电用户的反馈意见等。不同形式的数据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和挖掘,为电力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其次,电力大数据的数据量非常大。电力系统涉及大量的设备、用户和运维数据,数据量不断增长。例如,电能表每日产生的读数、监测设备每秒产生的数据等,都会形成庞大的数据集。并且,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广泛应用,电力大数据的数据量还将继续增加。这使得电力企业需要处理和存储大规模的数据,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洞察。最后,电力大数据具有高速性特点。电力行业的数据产生速度非常快,需要实时处理和分析。如电网实时监测数据、用电设备的数据等。在电力系统的运营中,实时响应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数据的快速采集、传输和处理,保证实时性,为电力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反窃电和线损监控方面的应用

2.1在智能反窃电中的应用

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智能反窃电中之后,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主要内容如下:(1)采集系统会针对用户和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用电信息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终端当中,系统终端和控制中心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判别和评测,实现实时监控。对数据整理后,若发现用户电量异常情况,控制中心会对数据进行智能诊断和判别,若判别之后发现确实用户用电异常,会直接给出预警和提示。系统会对用户电力数据变化情况进行直观展示,通过不同图形进行呈现。大数据技术在整个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对用户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2)如果发现用户用电异常,存在窃电行为的时候,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所有用户的用电情况和用电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对用户是否存在异常进行判别,针对判别结果进行显示,针对窃电用户自动预警,并准确定位窃电位置和窃电用户。

2.2可以实时监控外界环境对线损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结合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用户用电数据、用电情况的全面分析,工作人员利用系统和这些信息能够准确把握线路运行情况和线路线损情况,明确线路线损规律。针对不同时间段、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的用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工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线路线损情况。不同时间段、不同月份以及不同季节中线损线损时不同的,比如8:00~12:00的线损明显低于18:00~22:00,夏天的线损率要低于冬天的线损率等。大数据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还能够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线路线损率差异。结合大数据得到的这些线损差异,工作人员能够进行工作的实时调整,保证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线路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3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用电数据实时保密处理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人们的用电安全,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形式来保证用电安全。比如在电力系统运作的时候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采集技术来收集整理用户的用电量,打造出具备针对性的用户用电管理体系,增强用电量和用户之间的密切性。

2.4应用结果分析

第一,实现智能化反窃电处理。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对采集系统信息的分析和计算能够及时发现电量异常、负荷异常、接线异常情况,从而能够更好的判定出智能电网的运行发展情况。在对全天候三相电流运行监控图的分析后我们发现,在白天时段,三相电流运行正常,没有出现异常的问题,且整个电力系统处于平衡的状态。但是在晚上的时候有一相电的电流出现异常的情况,在出现这种异常情况之后整个电力系统启动了报警机制,并对异常情况的位置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定位。第二,解析不同季节和天气变化对电力系统线损的影响。通过对供电系统在不同季节、天气环境下供电情况分析之后发现,同一个供电线路在夏冬两个节的线损率明显。在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下能够在这样的季节中着重关注线损情况,对应做好供应电优化管理,从而有效降低用电线损,使得电力企业的发展达到理想的状态。

三、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反窃电和线损监控中的未来发展

3.1分布式能源并网集中监控

在分布式能源的并网过程中,利用分布式能源数据和WebGIS技术,可以将分布式能源的线路、网络进行并网检测,与已有的配电网络一同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从而综合掌握分布式能源的各种管理信息,为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效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对分布式能源进行并网集中监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线损监控和反窃电监控提升分布式能源电网的利用效率,并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从而提升新能源并网的渗透率,并为电网的在线、集中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2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选址优化和智能服务

随着现代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力企业可以通过采集各台区关口的表记用电信息数据,并根据电动汽车的实际用电情况,合理地进行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选址。在协调充电的同时,进一步确保充电桩的平衡分布,并降低在充电桩使用过程中斜坡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提升电动汽车充电桩供电质量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此外,可以建立智能查询、预约、管理等多样性的服务系统,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的智能化水平,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利用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电网信息处理是一个涉及众多复杂数据的工作,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电力行业向智能化转型的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对电网中的海量信息进行准确收集和实时处理,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和窃电行为,从而提高业务效率并为精准监控线损提供更加可靠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宋树宏,王炜,王伟恒,等.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反窃电分析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13):31-32.

[2]孙超,赵妍君,华雨人,等.电力营销大数据在反窃电检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4,(17):82-84.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41702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