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路探讨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在这一背景下,本论文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探讨了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思路。认为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资源支持的角度,论文提出了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并以评估与反馈为保障,旨在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小学低年级;课程设计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兴起,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思路。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整体素养发展至关重要,而核心素养的理念为教育提供了指导方向。通过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概念与特征,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内涵与重要性,本文旨在提供一种系统的、可操作的培养思路,以应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科中的语言表达需求。
一、核心素养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与特征
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关注学生的学科能力、学科思维、学科情感态度以及学科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它强调在学科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更好的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核心素养的特征包括跨学科性、全人培养、实践性和发展性等,这些特征构成了其在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内涵与重要性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语言表达数学思想、解释数学概念以及与他人分享数学观点。这一能力的内涵包括语言的准确性、清晰度、逻辑性以及沟通的有效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建立他们在数学学科中的自信心和学科兴趣至关重要。[1]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有助于他们更有效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学科交流,促进合作学习与共同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一)课程设计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设计应当着重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课程的制定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而将数学语言表达融入到各个学科内容之中。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更是为了培养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解决的能力。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可以通过设定有针对性的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课程设计还应当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的结合,使学习过程更加贴近他们的实际需求和认知水平。[2]
在实际的数学课程设计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入跨学科的元素,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例如,可以将语言、科学和艺术等多个学科融入到数学课程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还能够展现出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的综合性课程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
(二)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采用交互式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数学语言表达。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元素,使学习过程更富趣味性,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三)资源支持
为了有效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育者需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多媒体资源的运用能够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具体、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更广泛、深入的学科信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教育者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兴趣,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科发展需求。
三、评估与反馈
(一)评估指标的制定
为了全面衡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制定明确的评估指标。这些指标应该涵盖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清晰度以及在解释和分享数学概念时的表达能力。除了书面表达外,口头表达也应该被纳入评估范围,因为这更符合实际生活中的交流情境,评估指标还应与核心素养的特征相匹配,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方面的进展,可以设计一系列实际情境的评估任务,如解决问题、展示概念、参与小组讨论等。这样的任务不仅可以检测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促使他们将数学语言运用到实际应用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3]
(二)反馈机制
在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建立起一种灵活而富有启发性的反馈机制。这包括定期的个体反馈和集体反馈,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的方向。通过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策略,教育者可以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助与学科交流。这种群体性的反馈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数学语言表达,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学科讨论和合作。反馈机制还应与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相结合,确保反馈信息直接关联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经验。通过将反馈嵌入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并应用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案例分析
某学校的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理念,通过独特而创新的策略,成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课程设计方面,这位教师巧妙结合核心素养的理念,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数学课程。例如,他将学科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创建了一个“数学故事分享”的环节。鼓励学生们通过口头表达,将自己设计的数学问题嵌入到有趣的故事中,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这位教师采用了基于合作学习的模式。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不仅在团队合作中培养了数学语言表达的技能,还通过相互交流不同的数学观点,提高了理解和表达的深度。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兴趣,使他们更加乐意参与数学语言表达的练习。
在资源支持方面,这位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和实地体验。通过引入数学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他成功地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这位杰出教师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教育者提供了可行的参考,强调了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核心素养理念的实际效果。这也为教育界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激发更多教育者在培养学生全面素养方面的创新实践。
结论:通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深入探讨,本文总结了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资源支持等方面的有效途径。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建立使教育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为个性化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最终,本文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更好地发展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为其未来学科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秀英.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生低年级数学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师道:教研,2019(9):1.
[2]徐婷段玉君熊小青.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性研究[J].传奇故事:上旬版,2020,000(010):P.59-60.
[3]吴素娟.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J].花溪,202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