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管理模式护理应用研究进展

田甜 郭英 通讯作者白如霞
  
富网媒体号
2024年136期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 100027

摘要:高血压是由遗传、年龄增大、钠盐摄入过多等原因导致的血管内科疾病,并主要以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象,且患者患病后会对其肾脏、脑组织、心脏等组织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时至今日,该疾病的致死率与致残率在各类疾病中仍然占据较高地位。通过综合传统健康管理方法和创新模式,探讨生活方式干预以及科技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发现,传统方法仍然有效,但创新模式,如远程监测和智能设备,以及患者参与的健康管理,为高血压病人提供了更个性化和综合的护理方案。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管理模式;护理进展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人群。这一健康问题不仅对个体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还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管理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紧迫问题,需要寻求创新的健康管理模式[1]。传统上,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侧重于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变。然而,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涌现,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和全面的护理方案。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新颖的护理方法,有望在高血压管理领域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1、高血压病人的特点

1.1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正常情况下,心脏搏动时将血液推送到动脉,而血压即为此过程中施加在动脉壁上的压力[2]。高血压的诊断通常基于测得的血压数值。一般而言,收缩压高于或等于13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或等于80毫米汞柱被认为是高血压的标准。除了静息血压测量外,还有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自我测量等方法,这些方法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诊断。

1.2高血压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不断地工作更加努力,以推动血液对抗动脉的高阻力,从而增加心脏负担。高血压可能引起左心室肥厚,这是一种心脏结构的改变,可能最终导致心力衰竭[3]。高血压增加了中风(脑卒中)的风险。长期的高血压可以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大脑的供血,引发中风。高血压对肾脏造成损害,可能导致慢性肾病。

2、护理应用研究进展

2.1护理干预的有效性研究

生活方式的变化,包括饮食改变、体育锻炼、戒烟等,已被广泛认为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并减少药物的需要。这强调了健康管理模式中患者参与的重要性。近年来,科技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远程监测、智能设备以及健康管理应用程序等工具使患者能够更方便地监测自己的血压、药物服用情况等,并与医疗团队保持联系。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状况的认知,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2.2科技在护理中的应用

远程监测技术的应用使医护人员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数据,无论患者身处何地。通过患者佩戴的智能设备,医护人员可以远程获取血压、心率等生理参数,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4]。这种技术有助于提高对患者的监测频率,实现更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智能手表、血压计、体重计等智能设备的发展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更方便的健康监测工具。这些设备可以定期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生理数据,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血压的波动趋势,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3、挑战和展望

3.1健康不平等和高血压管理

多项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个体更容易受到高血压的影响。贫困、低教育水平、职业不稳定等社会经济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率和控制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5]。因此,制定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层次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减少高血压健康不平等的重要步骤。健康管理模式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患者的差异。文化因素可能影响患者对治疗的接受程度,包括药物的使用、生活方式干预的接受度等。因此,在健康管理中应该采取文化敏感的策略,以确保治疗计划更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3.2未来研究的方向

随着数字健康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数字健康和智能医疗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6]。这包括更先进的远程监测技术、智能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便捷性和效果。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生活方式干预的有效性,包括更具体的饮食方案、个性化的运动计划以及应对压力和睡眠问题的方法。这有助于优化生活方式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长期疾病管理效果。

4、结论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管理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不断发展的领域,通过对多个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高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相关的心血管风险。科技在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管理模式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和有效的护理方式[7]。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管理模式护理干预的有效性研究呼吁采用综合性的治疗策略,注重个体差异,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以实现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高血压病人的健康管理模式需要以患者为中心,采用全面、个性化和创新的治疗手段,整合科技应用,关注社会因素,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季菲,冯凤. 高血压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9,33(9):1536-1540.

[2]郑妍,庞冬,高铸烨,等. 延续护理模式结合中医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6(8):972-974.

[3]张伟,沈晓青,朱丽丽,等. 高血压患者健康信息素养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典型相关关系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3,31(5):101-105.

[4]马阳阳,卢敏,李建涛,等. 山西省农村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 护理研究,2022,36(21):3845-3849.

[5]田志强,陆姣,王艳军,等. 健康素养对老年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22,36(2):359-362.

[6]刘淑刚,徐付清,王思扬.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6):0153-0155

[7]向学花,何吉.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中的应用及患者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5):0114-011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