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课程思政改革中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样化评价手段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战飞
  
富网媒体号
2024年134期
山东现代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4

摘要: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2020年10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以来,我国各个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已逐步建立,但是对于英语课程思政的评价手段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着重探讨课程思政改革中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样化评价手段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以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和英语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改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手段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意识形态的载体,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西方文化知识和意识形态,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通识必修课,涵盖所有高校、所有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大二学生,因此大学英语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效果需以评价手段作为导向与监督,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1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评价的现状

随着教育部“四个回归”的提出和强化,高校对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日益重视,各级各类课程思政大赛、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科研项目层出不穷。

然而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标准没有明确具体的评价手段, 教师无法进行及时的反馈 ,学生难以理解自己需要改进的方面,因而无法准确地评估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效果。有些学生考试成绩一般,但他们可能在现实应用英语场景中表现出较好的口语水平。单一的考试成绩无法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 因此要评价不同学生的学习成果就亟需实行科学客观、多元化的评价手段。

2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样化评价手段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是基础,要求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同事,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文化意识则是学生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价值观的关键;思维品质反映学生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学习能力则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和提升的能力。

2.1平衡教学评价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样化评价手段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听说”并且不忽视“读写”, 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学习态度、职业素养等的培养。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时,不仅仅以文字、视频或图片等形式作为语言习得的输入性材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而且在口语以及写作等语言输出性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学生通过这些语言的实践应用活动将习得的思政知识和理念真正内化,使学生的思政素养培育和思政实践能力在大学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上得到提升。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中,山东现代学院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占30%,终结性评价占70%,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掌握程度,又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2.2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样化 ,学生参与度高

评价主体多样化是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手段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大多数的评价都是由教师主导和执行,学生参与度不足。山东现代学院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中实行翻转课堂和做、乐、赛的教学模式。其中小组互评的评价方式学生参与度较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会主动参与到评价中去,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结果。这些活动的思政育人有内涵、有深度,体现了思政育人价值,学生的思政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和提升。

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样化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平、公正、准确。评价主体的多样化避免了受某一个评价主体过多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制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个体和差异, 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2.3评价反馈及时,促进教学改革发展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样化评价手段对英语教学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和出现的教学问题,能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和改进。与此同时,学生无需等到学期末才能获取评价结果,借助喜鹊儿应用,学生们能实时获得对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提交情况等评价结果的反馈,他们也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因此能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进行调整和提升。

2.4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很多教师一直有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到底该怎样做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要求”、“怎样才能提高英语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学质量”等问题。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样化评价手段要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不仅给学生传授了思政知识,启发了学生的思政思维,而且鼓励学生在课堂外参加一些思政主题的英语演讲比赛和写作比赛等英语思政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提炼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讲解思政性英语语料,而且开展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语言思政实践。

构建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样化评价手段能够正确指导高校教师有效开展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实现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

2.5有利于深入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样化评价手段是对英语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过程。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样化评价手段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反馈教学中的不足和缺憾,并在教学反思的指导下,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适当改革与创新,不断汲取大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想法,深入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与创新。

3结语

教育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我国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大学英语不仅起着传授英语的知识的作用,还承载着培养国际人才的使命。新文科建设对当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在新文科背景下,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样化评价手段既能服务于国家人才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又承担着“三全育人”的重任。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多样化评价手段是检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依据,也在挥课程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科学、合理、准确、客观、多样化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和育人成效。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评价手段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评价标准还需要经过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评价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评价内容还需进一步具体。同时,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评价结果的应用,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激励和监督作用,将是以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108-109.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3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评价与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CHKT202340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