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在闽都文化背景下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的策略

胡秀冰 庄征征
  
富网媒体号
2024年134期
福州市晋安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闽都文化作为本土文化,在民俗文化、传统戏剧、传统美食、传统游戏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色,值得我们挖掘和延伸。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为了体现家园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我们在家长理解、支持的基础上,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文化传承,通过共商、共研共同引导幼儿感受闽都文化,以此逐步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闽都文化;家园共育;策略

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譬如福州特色美食、福州童谣、闽剧等等。而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承是需要有文化内涵的人共同奔赴和努力的,因此我们想到了家长资源,力求通过家园共育达到传承闽都文化的目标,但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家园合力对幼儿进行闽都文化传承的教育大都体现在参与幼儿活动方面,而对于如何有效挖掘闽都文化的家长教育资源以及在幼儿园应该如何开展闽都文化家园共育活动等方面的研究鲜为少见。因此我园在这些问题上,边实践边总结,分享以下闽都文化家园共育活动实施的策略:

一、挖掘家长资源,成立家园共育实体工作室

在各行各业、形形色色文化背景的家长中挖掘教育资源,是传承闽都文化的一个首要工作,它代表着家园共育迈出合作的第一步。除此之外,为了使教育资源更加细化,利用更加合理化,我们在挖掘对闽都文化传承有意的家长资源后,首先要做的是对家长资源进行充分的分类和整合,而形成全园共享、随时更新的家长资源信息系统,以方便家园双方在传承文化活动实施中随时调取利用,才能提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

其次,为了让家长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我们还成立了“家园共育实体工作室”,这不仅使家长们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办公场所,还让他们通过参与工作室LOGO的设计、工作室环境的布置、工作室职责的制定等,清晰了家园共育工作室成员的分工和职责要求,对自身有了更深一层的职责意识。

二、以多元化开发家长资源为策略,家园合作有效传承闽都文化。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要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因而在闽都教学活动中,家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开发家长资源,以此达到传承闽都文化的目标。

(一)通过“小脚丫走坊、巷”亲子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积累闽都文化经验

闽都文化作为本土文化,它具有生活性,它的文化特点时常蕴藏在我们周边的环境中,因而需要我们着眼于身边宝贵的闽都人文环境,以“小脚丫走坊、巷”的亲子社会实践来感受闽都文化,为幼儿的童年烙下家乡的记忆和情感。例如: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孩子参观三坊七巷,拍摄三坊七巷建筑;家长利用周末带孩子们参观瑞莱春堂,了解中医看诊的流程;家长带领孩子寻找福州特色美食、制作福州美食攻略、品尝福州特色美食;家长带领孩子参观福州西湖,绘画西湖路线图;家长带领孩子前往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传承人严磊创办的“福伞文化”工作室,参观、聆听非遗传承人对福伞文化的介绍、亲身体验设计油纸伞等。这样的亲子活动不仅增加了亲子之间的互动,更加加深幼儿对闽都文化的印象,积累闽都教学活动的经验。

(二)通过家长助教丰富闽都教学经验

我们的家长来自福州形形色色的行业,接触到福州当地不同的文化特色,因而家长助教这个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家长走进幼儿园园本教学,而且丰富了幼儿不同层面的学习经验。比如:小二班开展福州市树—榕树的主题,因而可以请班级园林局的家长讲解有关榕树的知识;大三班开展瑞莱春堂的闽悦小镇游戏,因而邀请班级中医馆的家长入班开展中医大讲堂,以此激发幼儿对中医的兴趣;大四班开展福州童谣的主题,因而邀请班级福州话说得很棒的爷爷奶奶入班上一节《福州童谣—南尾星》;中一班开展闽剧苑的闽都游戏,因而邀请有闽剧专长的爷爷奶奶入班为幼儿普及闽剧的相关知识,认识闽剧里的各种角色等等。这样发挥家长的专长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让家长们感受到家园共育的魅力。

(三)通过帮助收集材料来保证闽都教学活动的开展

闽都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材料的收集。这里的材料收集既包括物质材料,也包括知识经验。由于闽都教学材料的指向性很强,所以物质材料的收集单纯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开发家长的资源进行共同收集,这样不仅做到家园共育,而且让幼儿人手都有一份操作材料,更好地体验到参与性。除此之外,知识经验的准备也尤为重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需要幼儿前期的知识经验铺垫,而这样的铺垫,需要家长利用课外时间,一对一的引导才能得到更好地沉淀。当然,在这引导过程中,一定会萌生一些幼儿的兴趣点和问题,所以我们鼓励家长和我们一起开展闽都教学活动的课程研发,由此为闽都课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以儿童为视角,家园合作成立适宜幼儿发展的闽都文化社团。

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我们关注的是孩子们会喜欢什么样的闽都文化?什么样的闽都文化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用什么形式来开展这些闽都文化活动才能使孩子们获得发展?为了更好地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调查,最后认为开展适合幼儿发展的闽都社团活动。所以我园在挖掘家长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以沟通协商方式,邀请对闽都文化有兴趣或有教育资源的家长开展闽都特色社团。譬如闽都美食社团,通过普发“英雄帖”召集喜爱福州美食、善于制作福州美食的家长加入“闽食乐享团”,通过对幼儿进行福州美食的调研和每两周一次的家园共研,以年段为单位制定“闽食乐享团”的实施方案和整改策略,以此达到发展幼儿了解福州美食、爱上福州美食的目标。

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家园共研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闽都文化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也是最能发挥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活动,所以我园始终以游戏为闽都文化传承的主要活动内容,通过与家长共商、共研,共同开发基于幼儿生活的闽都文化游戏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感知、体验本土文化的内涵。譬如闽都民间游戏,邀请爸爸为主力,通过共研闽都民间游戏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开展有别于其他民间游戏的活动,以此引导幼儿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感受闽都文化内涵;又如闽悦小镇游戏,这是在闽都文化背景下开展的全园性特色游戏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幼儿通过自主游戏,感受闽都文化,提高社会性意识,而在这游戏中,老师和家长都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个别馆如舞龙馆、聚春园馆、烧烤吧等都以老师和家长为组合开展闽悦小镇展馆游戏,并在游戏后根据游戏情况,家园双方共研游戏问题和改进策略,循序渐进地达到传承闽都文化目的。

闽都文化活动是以闽为特色,以游戏为形式,以家园合作为途径,以发展为目的的综合性活动,它的宗旨是让孩子吸收到具有本土文化底蕴的知识养分,产生爱家乡的情感。因而我们通过挖掘家长资源、开展亲子社团活动、组织亲子社会实践等多元化形式层层递进引导幼儿感受到闽都文化的魅力,进而加深幼儿对家乡的情感,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艳.依托家校共育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 .现代教学. 2020(Z4).

课程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文化自信背景下家园共育传承闽都文化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Fjxczx22-1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