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智能化建造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高天娇
  
富网媒体号
2024年148期
山东佰屹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化建造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与对策。一是概述了智能化建造技术的现状,包括其技术定义、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及应用案例,以及市场接受度与政策支持情况。二是分析了智能化建造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技术融合与应用难题、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不足、经济成本与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包括加强技术创新与融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经济成本与投资回报等。文章总结了智能化建造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潜在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强调了其在推动行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行业;技术融合;人才培养;经济成本;投资回报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造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创新力量,正逐步改变着传统建造方式。该技术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建造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对于提升建筑品质、降低成本、加快工程进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智能化建造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非一蹴而就,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挑战与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智能化建造技术的现状、问题及优化对策,以期为建筑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一、智能化建造技术的现状

(一)技术定义与发展历程

智能化建造技术,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深度融合于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以实现建造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其发展历程可追溯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兴起,随后经历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普及,再到如今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一过程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建造效率,还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关键技术及应用案例

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BIM技术、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机器人施工技术等。BIM技术为建筑项目提供了三维数字模型,实现了信息的集成与共享;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则通过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与效率;而机器人施工技术则能够在复杂环境下进行精准作业,降低了人工操作的风险。这些技术在国内外众多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如上海的“中心大厦”就采用了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显著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

(三)市场接受度与政策支持

随着建筑行业对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智能化建造技术逐渐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纷纷加大在智能化建造技术方面的投入。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以鼓励和支持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发展。这些政策不仅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二、智能化建造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融合与应用难题

智能化建造技术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集成,如信息技术、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这些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是实现高效建造的关键。然而目前技术融合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一方面,不同领域的技术标准和协议不统一,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系统间难以实现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技术应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对项目管理和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项目团队具备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部分企业在技术引进和应用方面缺乏经验,难以充分发挥技术潜力,限制了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

随着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目前行业内相关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难以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一方面,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智能化建造技术相关专业的设置和教学质量上仍有待提升,难以培养出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以适应技术的快速发展。然而目前的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尚不完善,难以满足技术人员的成长需求,导致人才供需矛盾加剧。

(三)经济成本与投资回报

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初期投入通常较高,包括技术研发、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各项费用,这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构成较大的经济压力。由于技术应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投资回报周期也相对较长,企业需要承担较高的投资风险。这导致一些企业在面对技术投入时持谨慎态度,影响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因此,如何降低经济成本、缩短投资回报周期,成为当前智能化建造技术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智能化建造技术问题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技术创新与融合

为解决技术融合与应用难题,应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与融合。一是鼓励跨学科研究合作,促进信息技术、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打破技术壁垒,实现技术间的无缝对接。二是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议,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降低技术应用的复杂性和成本。同时加大对智能化建造技术的研发投入,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提升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还应加强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通过成功案例的展示和分享,提高行业对智能化建造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问题,应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智能化建造技术相关专业的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建立持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为现有技术人员提供定期的技能更新和知识拓展机会,帮助他们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平台,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三)优化经济成本与投资回报

为降低经济成本、缩短投资回报周期,应采取多种措施优化经济成本与投资回报。一是政府应加大对智能化建造技术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企业技术投入的经济压力。二是推动智能化建造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技术应用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加快投资回报速度。建立科学的投资评估体系,帮助企业合理评估投资风险和回报预期,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智能化建造技术的经济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推动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总结

智能化建造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其应用对于提升建造效率、降低成本、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智能化建造技术仍面临技术融合与应用难题、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不足、经济成本与投资回报周期长等挑战。为克服这些挑战,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与融合,推动跨学科研究合作,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接口规范;同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相关专业的建设,建立持续教育和培训体系;还需优化经济成本与投资回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动技术规模化应用,并建立科学的投资评估体系。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理由相信,智能化建造技术将在未来建筑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引领行业向更加高效、智能、绿色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星星.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四川建材, 2023, 49(10):209-211.

[2] 罗国超.智能化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J].工程设计与施工, 2023, 5(5):23-25.

[3] 张伟.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1):4.

[4] 郭文博,郑小丰,揭仕钦,等.基于BIM技术的建造智能化与绿色化研究[C]//第八届工程结构抗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23.

[5] 王佳兰.制约大数据在建筑领域中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探讨[D].重庆交通大学,202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