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为例
摘要: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与会计专业的融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为例,探讨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岗课赛证、大数据与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一、“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概述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即将岗位、课程、赛事、证书四个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以课程学习为基础,参与相关赛事;以赛事成绩为检验,获取职业技能证书。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继续深化“三教”改革,积极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已成为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为培养适应新时期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应该积极开展“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定位与目标
《企业财务会计》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1+X智能财税、业财一体信息化等财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书证融通课程,课程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背景下企业财务转型对财会人员需求为背景,面向新时期出纳会计核算、财税代理等岗位,培养学生熟练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等政策法规对企业日常和特殊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六大会计要素的会计处理及报表编制,让学生了解企业会计工作过程,掌握智能会计环境下业务处理流程与方法,为以后从事财会岗位工作,尤其是云财务智能会计、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处理打下基础。
2.《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思路
(1)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对接
课程以“实时财务、智能会计”为背景,主要面向新时期出纳、会计、共享财务等岗位,根据岗位工作要求,课程以企业日常经济业务账务处理流程为导向,以典型业务项目为载体,以会计报表结构布局涉及的六大会计要素涵盖的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及会计核算岗位为主线,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融合
课程为1+X智能财税等职业资格证书书证融通课程、初级会计师课证结合课程。课程实践教学与智能财税证书认证单元72401302A-企业日常与特殊业务账务处理、认证单元72401303A财务报表生成与审核对应、认证单元72401304A-涉税事项处理对应,课程设计了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企业特殊业务的账务处理、企业期末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的生成与审核、涉税事项的账务处理等能力训练项目,结合中联集团智能财税共享平台完成实践教学,实现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课程理论知识与初级会计师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科目对接,根据考核大纲设定课程教学重点及考核标准
(3)课程教学与技能竞赛结合
课程对接辽宁省会计技能、智能财税、科云财会职业能力等竞赛,课外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和实践活动。通过参与赛事,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赛事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4)教学过程与思政教育融合
课程教学中将“知识与思政、能力与思政、素质与思政”的有机融通:
知识:课程以“会计诚信”为核心,将最新财税政策等融入课程知识体系,使学生熟悉最新会计准则和财税政策应用,做到懂法守法守密;
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时事热点讨论和情景模拟实训,养成学生热爱劳动、遵守时间、严谨认真的职业素养,使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素质:引入会计行业标杆人物故事,展现会计人的职业坚守,将“坚持准则、诚信为本、不做假账”等会计职业道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
三、《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路径
1.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课程将课程内容与岗位、证书、竞赛对接,引进企业真实案例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采用教师导学-学生练习-课程实训-多维评价,即“教学做评一体”的教学模式。
2.改革教学方法改革—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手段多方法教学
团队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根本,充分对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财税职业岗位新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课堂教学因教学内容施教、因班级学情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头脑风暴、合作学习、理实一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财务机器人辅助教学、VR+AR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将知识与思政、能力与思政、素质与思政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3.考核方式改革—“多维立体化”的考核模式
本课程改变了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构建以知识、能力和素质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多维立体化”评价模式:多维度——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多方位——评价主体包括平台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立体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合。
四、教学改革实施效果与展望
通过实施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可以取得以下效果:1.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3.推动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望未来,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深化:1.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引入更多的大数据技术和分析工具,丰富课程内容和实践环节。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总之,基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敏 .“岗课赛证”融合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财会学习 ,2022(20):148-150.
3.罗环敏,李雪.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路径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20(13).
作者简介:薛丹(1987.04)女,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类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