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本土文化在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学中的融合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本土文化与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学的融合策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本土文化的融合较为缺乏。通过分析现状,提出创设民族文化情境、融合文化内容及开展文化数学实践等策略,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促进本土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具体实施中,结合生动的例子,为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期望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本土文化;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综合素养;文化传承
一、本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现状
在现今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将本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首先,一些教师对本土文化的教育意义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将其自然融入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他们往往将教学的重心放在数学知识的讲解和解题技巧的训练上,而忽略了本土文化在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学资源的匮乏也制约了本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尽管教材中可能会包含一些与本土文化相关的内容,但这些内容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分布零散,难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最后,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使得本土文化难以有效地融入课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本土文化中的数学元素。因此,为了更好地将本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教师需要提高对本土文化教育价值的认识,积极开发和利用更多与本土文化相关的教学资源,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体验数学知识。
二、本土文化在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一)创设民族文化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
通过创造一个充满民族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这种熟悉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们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种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图案、故事和习俗,引导学生们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稳定性的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个与民族文化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以羌族的碉楼为例,教师可以展示一系列碉楼的精美图片和生动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们仔细观察碉楼的建筑结构。通过这种直观的展示,学生们会发现碉楼的墙体实际上是由许多三角形结构组成的。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羌族的碉楼墙体要设计成由许多三角形组成的结构呢?” 学生们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会逐渐领悟到三角形所具有的稳定性特点。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们运用他们所学到的三角形稳定性的知识,动手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模型。例如,可以让学生们使用吸管和胶带搭建一个坚固的三角形框架,亲身体验和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刻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数学原理,还能进一步了解羌族独特的建筑文化,从而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数学知识的学习,还促进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通过将数学知识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学生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总之,通过创设充满民族文化氛围的学习情境,我们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现代公民。
(二)教学融合文化内容,让学生多解决应用型问题
将本土文化内容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解决与本土文化相关的应用型问题,学生能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例如,在学习乘法运算时,我们可以巧妙地结合四川的传统美食文化——火锅。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一家火锅店有5张桌子,每张桌子可以坐4个人,那么3家这样的火锅店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们可以运用乘法运算来求解。首先,他们需要计算出一家火锅店可以容纳的人数,即5乘以4等于20人。接着,再将这个结果乘以3,即20乘以3等于60人,从而得出3家火锅店一共可以容纳60人的结论。通过这个具体的例子,学生不仅掌握了乘法运算的方法,还对四川的火锅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其他与火锅相关的数学问题,例如计算火锅食材的成本、计算火锅店的营业额等。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每份火锅食材的成本是20元,而一家火锅店一天可以卖出100份食材,那么这家火锅店一天的成本是多少?”学生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得出答案,即20乘以100等于2000元。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商业运营中的数学应用。通过这种方式,数学教学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计算,而是变得生动有趣,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融合文化数学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
数学,作为一种基础学科,其根源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将本土文化与数学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参与与本土文化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和测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特别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亲自测量阿克苏市的一座古建筑——库车王府。带领学生们来到这座历史悠久的王府,让他们使用米尺、卷尺等测量工具,亲自测量王府的大门高度、宽度,以及院子的长度、宽度等具体数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还能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如何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单位换算。回到课堂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利用他们所测量的数据,制作一个库车王府的简易模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不仅能够巩固和应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还能通过动手实践,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此外,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还能了解到阿克苏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拓宽知识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感。总的来说,通过将本土文化与数学实践相结合,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还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结语
本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将其融入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创设民族文化情境、教学融合文化内容以及开展融合文化的数学实践等策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本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萍萍.立德树人下小学数学德育工作研究[J].吉林教育,2024,(19):43-45.
[2]张晴.整合资源为小学数学教学增添活力[J].天津教育,2023,(11):4-6.
[3]孟丽娜,张婧,孙露.徽文化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8):100-101.
[4]肖友柱.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4,(0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