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分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师经常谈及和研究的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教育策略,旨在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要想获得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必须在分层教学与初中数学学习之间找到联系。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通过总结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改革经验,思考新时期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1.了解学生,科学分层
教师首先应与学生展开友好的互动和交流,认识学生的想法与意见,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归类,一般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也就是学优生、普通生和学困生。可以在课堂上快速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够独立处理自己遇到的学习困难,一般称为学优生;能够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之下进行解决的称为普通生;而不能及时跟上教师的思路,问题比较多,在课后也并没有进行针对性解决的,可以将他们称为学困生。教师在分层之后应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此过程当中有成长的空间,且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之后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及学习需求制定学习目标,要具有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都能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自觉完成任务,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效果与质量,一来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二来可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无理数时,可以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开展分层教学,对于学优生来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验证这个猜想,并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而对于普通生来讲,教师可以借助习题帮助学生练习,辅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计算并应用;而对于学困生来讲,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事例和有理数的案例,先为学生进行说明与讲解,再让学生逐步了解无理数相关的概念,学会简单的计算即可。
2.认真备课,分层提问
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结合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以问题为导向提升学生的互动性,达到教育目标。所以在开展问题教学时,结合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分层提出教学问题,借此吸引不同层级的学生。例如,对于部分基础能力较差的学困生来讲,如果仅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那么往往无法照顾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无法呈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耐心、细心,巧妙的借助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可以借助问题的一问一答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方向,提升学生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相似与全等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先为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三角形有哪些特点吗?”“你觉得这些特殊的三角形长得一样吗?”“你怎么判断三角形长得相似?”“你觉得相似的三角形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必然构成三角形相似吗?”“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相似的三角形吗?”借助分层问题逐层推进,使学生逐渐认识数学知识,验证心中猜想,了解三角形相似和全等的特点,进一步巩固所学,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分层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逐渐探索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且对于初中生来讲,教师也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求知、进取的学习精神。教师通过设计教学问题,使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并在问题的解决上寻求突破点,切实帮助学生转换学习思维,提升学习能力,了解数学发展规律,增强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延伸,从而解决重难点问题,也帮助学生降低错误率。在设计教案时,教师也应考虑这一特点,合理调整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帮助学生吸收内化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科本身的价值。
3.合理创新,融入科技
在当前的数学学科分层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结合现代技术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感,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如多媒体,它比较符合初中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适合以多媒体展现的素材,在完成学科基础知识讲解之后,借助于多媒体视频、图片等引入核心素养,进行升华和总结,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直观想象能力。如今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拓展了人们认识信息的渠道,在互联网上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且形式种类也比较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创新教学模式做好课前、课后的教学衔接工作,同时以互联网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平行线和相交线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展现三维立体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每天都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时相遇,有时擦肩而过,将每个人简化成柱形物体,就可以看到线段的平行与相交,从而更好地呈现数学知识。学生在此过程当中也能全身心地投入,结合自己在生活中与他人相遇或擦肩而过的情境,更好地认识数学知识,了解数学规律。
4.创新开放,拓展思维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内容丰富、背景新颖,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这些问题可能包含图画、表格、故事对话等形式,相对于单一的问题更具灵活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而且,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带有主观性,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相似时,教师可以设计条件开放的探索题,引导学生验证并尝试其他方法解题,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种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内在需求,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都无法适应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因此分层教学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能够对各种类型的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潜能都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吕洪元.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1,23(09):207-208.
[2]谢晓芬.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52.
[3]麦惠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