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研究

王玉香
  
富网媒体号
2024年186期
白云区蓝山小学

摘要:本文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深入探讨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阐述了其在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拓宽英语知识视野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运用探究式教学促进英语与数学融合、引入信息技术工具促进英语与语文融合、通过合作学习实现英语与道德与法治融合的有效策略。结合具体教学单元实例,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思维能力;知识视野

一、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跨学科融合教学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它打破学科界限,促使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中,学生能学会整合多个学科的视角,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英语描述事物时,结合科学的观察方法,能使学生的描述更加准确、生动。这种跨学科思维能力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拓宽英语知识视野

传统小学英语教学往往局限于语言本身,而跨学科融合教学则为学生打开了更广阔的知识大门。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英语表达和文化内涵。在与美术学科融合时,学生可以学习到艺术作品的英文名称、艺术家的介绍等;与音乐学科融合时,学生可以欣赏英文歌曲,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故事。这样的学习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更受青睐。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通过跨学科融合教学,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创新思维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挑战,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二、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策略

(一)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促进英语与数学学科融合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英语与数学学科的融合教学,因为它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英语和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以《Where will you go?》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If you want to travel to different places, how can you plan your budget? What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are involved?”(如果你想去不同的地方旅行,你如何计划你的预算?涉及哪些数学运算?)这个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将英语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接下来,学生们可以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需要共同讨论和探究这个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需要用英语表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并且运用数学知识来计算旅行费用、时间等实际问题。例如,一个学生可能会说:“I want to go to Beijing. The train ticket costs 500 yuan. If I stay there for three days and spend 200 yuan per day on food and accommodation, how much will I spend in total?”(我想去北京。火车票花费 500 元。如果我在那里待三天,每天在食物和住宿上花费 200 元,我总共要花费多少钱?)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还巩固了数学运算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需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并且能够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例如提供旅行预算的模板、计算器等。通过这种探究式教学法,学生不仅能够将英语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真实世界中应用所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入信息技术工具,促进英语与语文学科融合

信息技术工具在当今教育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促进英语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方面,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互动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学习体验。通过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软件等多种形式,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英语和语文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A country life is a healthy life》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系列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通过英文解说和中文翻译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例如,在展示一张绿色田野的图片时,可以配上英文解说:“In the countryside, there are green fields, clear brooks and fresh air.”(在乡村,有绿色的田野、清澈的小溪和新鲜的空气。)紧接着展示中文翻译:“乡村里,有绿油油的田野、清澈的溪流和清新的空气。” 这样的对比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还能引导他们深入分析英语和中文在词汇选择、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差异,体会两种语言的独特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如英语和中文的乡村生活故事、诗歌等。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不仅能够拓宽知识面,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练习,鼓励学生用英语和中文分别描述他们对乡村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这样的写作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地运用英语和中文进行交流。

(三)通过合作学习,实现英语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融合教学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将合作学习应用于英语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融合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还能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以《We can save the animals》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完成一个旨在保护动物的项目。学生们需要运用英语这一工具,积极地收集关于动物保护的各种资料,例如动物的生存现状、它们所面临的各种威胁等。通过这些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接下来,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学生们将进行深入的讨论,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动物,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动物行动计划。例如,他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We should not buy products made from endangered animals. We can support anim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by donating money or volunteering.”(我们不应该购买由濒危动物制成的产品。我们可以通过捐款或做志愿者来支持动物保护组织。)这样的讨论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道德与法治方面有所收获,还能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最后,各小组需要用英语进行汇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保护动物的行动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英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还通过实际操作增强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结语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拓宽英语知识视野和适应未来社会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运用探究式教学、引入信息技术工具和开展合作学习,促进英语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跨学科融合的学习中成长和进步。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教学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杨静,李迪.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J].留学,2024,(11):70-71.

[2]段修丽.指向文化渗透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J].华夏教师,2024,(17):114-116.

[3]苏晓静.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实践与探索[J].校园英语,2024,(15):105-1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