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索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基于此,本文章对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初中英语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语言能力,更涉及他们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支撑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变革的关键因素。因此,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对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育聚焦于四个不可或缺的维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是基础,涵盖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旨在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思维品质则强调批判性、创造性和逻辑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跳出传统框架,用英语表达个人观点,解决实际问题;文化意识则是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重要桥梁,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风俗、价值观等,增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最后,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有效学习策略的运用,助力学生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不断自我提升,适应未来挑战。
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一问题不容忽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语法规则、词汇记忆等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探索和参与的机会,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兴趣点和能力水平,但传统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
教材内容的选择局限于语言知识点,缺乏对文化背景的介绍和解读。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但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等知之甚少,难以形成全面的文化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对文化因素的挖掘和渗透,更多地关注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通过语言学习来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难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交流。由于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学生还容易出现文化偏见和误解。他们会因为对异国文化的不了解而产生误解或偏见,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还对他们的国际视野和世界观产生负面影响。
三、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设计真实的语言交际任务
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通过设计真实的语言交际任务,让学生在模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教师可以模拟购物、旅行、就医等日常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听力材料和视觉辅助。通过观看英语电影片段、听英语歌曲、参与在线英语听力练习等,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阅读和写作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等,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词汇量。通过写作练习锻炼书面表达能力,学会如何清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引入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活动
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学生的认知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通过组织辩论、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在辩论中学生需要收集信息、分析观点、构建论据,不仅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角色扮演则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强调逻辑性和条理性,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阅读理解练习中引导学生识别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论证逻辑,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使用恰当的连接词,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有说服力。
(三)实施文化项目和主题学习
通过设计文化项目和主题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习俗等。可以围绕“英国文学”、“美国节日”、“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等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制作海报、编写报告等方式,全面了解目标文化的各个方面。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学中进行文化对比,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并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中西方节日的庆祝方式、饮食习惯、礼仪规范等,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敏感性。在教授感恩节时,可以对比中国的中秋节,让学生探讨两个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从而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四)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笔记方法来整理和记忆信息。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设定学习目标,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设定个人学习目标、定期自我评估、反思学习过程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期提交学习日志,记录他们的学习进度、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从而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学生水平的在线课程、学习软件和教育应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设计真实的语言交际任务、引入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活动、实施文化项目和主题学习、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翎.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创新教学[J].校园英语,2022,(52):109-111.
[2]张爱红,周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2,(48):77-79.
[3]马保东.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2,(48):95-96.
[4]刘锋.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程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武陵学刊,2022,47(06):136-140.
[5]王文忠.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0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