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语文低年级实践性作业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小学语文作业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抓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以此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引导学生个体内部和外界环境在实践中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需设计开放多样且充满趣味的实践性语文作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迎接挑战、消化知识、体验运用,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和各项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低年级实践性作业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低年级;实践作业;核心素养
引言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是启迪文化知识、感知生活美学、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各界出现更多元的教育诉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不断推进,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也应遵循相应原则进行设计,以提升语文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养。
一、立足语文生活,提升生活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生活应该是活泼生动有活力的,低年级的语用实际应该是轻松自在好操作的,低年级的实践性作业应该旨在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实践性作业的开发者不应被局限,若语文生活情境创设有需要,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等多元主体参与开发。教师要做的是降低语文生活的门槛,把课内抽象的语文知识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相结合,充分激活他们已有经验与主题活动的关联。实践性作业设计,教师要从语文生活实际和学生语用实际出发,旨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及其对生活的热爱。要有引导学生身心动起来去完成的具身性作业,如“识字剪报”“寻找查字典小达人”等;要有打破思维固化的跨学科作业,如“画家乡,话家乡”“汉字飞行棋”等;要有亲身感悟经历过程的探索性作业,如“制作树签”“找秋天,说句话”等。
二、关注当下热点,组织语文活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对各类事物都很感兴趣,这正好成为拓宽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空间的突破口。以语文学科知识为支撑,以具体问题导向为驱动,教师链接生活和社会热点来设计实践性作业,并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来组织语文活动,打通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深度学习中以动态、即时、开放的视角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他们涵养情怀,实现文化传承。比如通过链接热点“祖国接你们回家”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借此进入“革命先辈”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课下观看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帮助学生对中国近代革命形成一定的认知后,从而组织“红色故事会”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低年级学生有机会去了解更多的革命文化,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三、提升作业丰富性和延展性
随着时代发展,作业设计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提升作业的丰富性和延展性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进而发挥自我效能。首先,布置小组研讨型作业,拓展学生视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协作能力。其次,结合情景学习的方式进行家庭作业的设计和规划,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再次,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作业设计,将学生感兴趣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综艺节目、音乐作品等内容融入作业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其好奇心,从而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小学生作业中自主探究作业的比例。针对特定的话题和主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兴趣爱好、积极心态为内驱力推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通过不断深入问题探究的层次和深度,实现语文作业的现实意义。最后,在作业中设置考察发散性思维的内容,通过活动的形式,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结合实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四、设计趣味实践作业
1.趣味推荐:这本童话书
阅读分享,趣味吸引。结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相处”童话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趣味分享,鼓励学生创意表达,形式不限,如视频、海报、思维导图、图画、读后感、手抄报等。活动激发学生分享的热情,引导学生自主探寻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阅读从被动走向主动。
2.趣味识字:汉字飞行棋合作探究,制造趣味。结合校本特色开展“汉字飞行棋”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设计一个单元的汉字,自行交流讨论设计棋盘制作关卡,作品上交后择优录用,用以期末识字复习。活动旨在激发低年级学生自主创造语文生活的自觉性,引导他们在合作中体会跨学科运用语文知识的趣味,学习如何自己为学习制造趣味。
小学二年级的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是由相关的系列任务组成的学习任务群,它们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放开评价模式,保护探索欲
比起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低年级语文实践性作业的目的不是评比筛选,而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在语文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整个实践活动需要在相对宽松的氛围里进行,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不能用标准答案、预设结论进行评判。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语文生活中体验良好,评价模式就必须放开,过程性评价要贯穿语文活动的全过程;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家长、学生都可以参与;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小组分享、讨论、汇报展示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学生过程性的表现。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还有一些非智力因素的调动,如专注力、观察力、想象力、合作力、判断力、求是精神、探索精神等。另还要着重关注对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发展情况的评价是否科学合理。
结语
总之,语文生活需要学生亲身体验,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需要通过实践性作业以及有效评价,来激发低年级学生个体实践的自觉性。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活需求来设计开放多样且充满情趣的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迎接挑战、消化知识、体验运用,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和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静.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学科实践的教学论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