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戈雪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02期
德惠市第一中学 吉林长春 130300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成为目前高中物理教师的重要课题和教学难题。重视实验教学,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通过实验,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了实践能力。为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通过创新实验教学策略,丰富实验教学手段,改善当前实验教学内容单一、实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挑战性等问题,培养学生实验精神,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改善实验教学

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验教学内容单一,实验内容通常侧重于经典实验,学生能够接触的实验类型有限,难以真正体验物理学科的多样性;实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挑战性,为方便学生操作,教师通常要求学生将完整的实验步骤写在实验方案上,在实验过程中只需按照既定方案一步步操作即可,操作难度大大降低,反而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能够改善这种实验教学现状,使实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验操作更具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寻找创新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1]。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步骤,总结实验规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所提升,不仅能够掌握实验操作的物理原理,还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总结实验规律,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实验精神。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观察实验现象,具有创新性、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其次,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实验操作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操作的机会,为学生营造独立实验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更具挑战性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综合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提出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

在“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实验情境,提出具有启发意义和探究意义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例如,在实验中保持力的大小不变,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观察加速度的变化。针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小车质量发生变化时,加速度是否会发生变化?”,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经过小组探究学生发现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度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2]。

(二)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以往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式,提高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优化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例如,在“平抛运动”实验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和物理原理,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橡皮抛掷实验。首先,邀请几名同学上台帮助教师完成实验活动,多名学生同时抛出橡皮,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力度下橡皮抛出的实际距离变化,强化学生的实验体验。紧接着,利用多媒体再次展示实验过程,通过动态展示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3]。其次,对比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将实验数据整合在一起,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同时,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明白实验是物理探究的有效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

(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为深化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应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进行深入探究,进行实验反思,从不同角度思考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从实验现象出发,分享自己的实验见解和思考过程,通过交流、互动将学生头脑中的思考过程具体化、直观化,活跃学生思维,提升思维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与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实验方案,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培养合作意识。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谈谈自己的实验收获,以及如何改进实验,从而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步骤,提升实验水平。

结语

综上,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慧,费金有.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J].智力,2023,(36):1-4.

[2]袁富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2,(19):45-46.

[3]吴理,陆骅.基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实践研究——思维发散下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44):106-10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