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碳背景下外卖垃圾产生、驱动因素和环境影响探究-基于上海市实证调查研究

付玉文 姜玥茹 祖拉亚提
  
富网媒体号
2024年198期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摘要:上海市作为经济和金融中心,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大量垃圾,对环境管理构成了严峻挑战。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外卖垃圾的产生模式及其环境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其主要驱动因素。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了外卖垃圾的种类、来源和产生频率的数据。研究发现,外卖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包装、纸质包装和食物残渣,其中塑料包装占比最高,产生高峰期集中在商业区午餐时段和住宅区晚餐时段。消费者的便利偏好、商家的成本控制以及政策和回收设施的不足是外卖垃圾产生的主要驱动因素。外卖垃圾处理不当不仅加剧了环境负担,还可能阻碍上海市实现“双碳”目标。

关键词:双碳背景;外卖垃圾;驱动因素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这一宏大背景下,城市环境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是在经济和金融中心上海。上海市的外卖行业因其便利性迅猛发展,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这一行业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大量外卖垃圾,如塑料容器和包装材料。这些垃圾的处理和回收问题对城市环境管理构成了严峻挑战,影响城市环境质量,也可能阻碍上海市实现其双碳目标。当前关于外卖垃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生量和分类处理上,而对其具体的环境影响及管理对策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上海的重要地位,深入探讨外卖垃圾的环境影响对于推动政策制定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系统地分析上海市外卖垃圾产生的模式及其环境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其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将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来评估外卖垃圾对上海市环境的具体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减少策略和政策建议。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上海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更是对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在处理类似环境问题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实践支持。

2 文献回顾

2.1 外卖垃圾管理现状

外卖行业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关于其产生垃圾的处理和环境影响的广泛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卖垃圾的产生模式、管理策略以及回收效率等方面。Wagner和Nordmann(2019)探讨了快餐业的包装废物问题,发现尽管存在回收政策,实际回收效果仍不理想。Troschinetz和Mihelcic(2009)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废物管理的持续性问题,强调了废物减量和资源回收的重要性。Schmidt等人(2017)在欧洲的研究提供了关于塑料生产和废物数据的详细分析,指出塑料回收的复杂性和挑战。Hopewell等人(2009)在其研究中讨论了塑料回收的全球现状和未来趋势,强调了技术进步在提高回收率方面的重要性。Geyer等人(2017)通过全球塑料生产、使用和废物处理的数据分析,提出了塑料污染的严峻性及其对环境的长远影响。此外,Abisola(2022)在研究中探讨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尽管研究对象不同,但其对内部控制系统重要性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外卖垃圾管理中的流程控制和监管问题。张桂芝等(2018)针对快递和外卖包装废物的处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现行政策在执行上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分类技术的改进。刘峰和王建华(2020)通过分析上海市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效果,发现虽然政策推动了分类意识的提升,但在具体操作和公众参与度上仍需优化。陈洁(2019)在对北京市外卖垃圾的研究中,指出包装废物的增加对城市垃圾管理系统带来的巨大压力,强调了政策和技术双管齐下的重要性。李敏、王晓明(2020)探讨了中国外卖行业包装废物的产生及其管理,提出了多方协同治理的建议。熊婉静(2022)研究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的关系,这种研究对理解外卖垃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和管理策略也有借鉴意义。王强和赵莉(2019)分析了外卖垃圾的来源及其环境影响,建议通过立法和公众教育来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宋红梅(2020)研究了外卖垃圾分类处理的技术方法,强调了回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2 双碳战略与固体废物管理

双碳战略的实施对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碳排放的减少和资源循环利用上。研究表明,良好的废物管理策略不仅可以减少城市的碳足迹,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可持续使用。Chen等人的研究强调了固体废物管理在碳中和背景下的策略,提出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来优化废物处理流程。Read和Velis探讨了如何通过固体废物管理应对低碳经济的挑战,指出有效的分类和回收系统是关键。Krones等人的工作则聚焦于废物管理对减少城市碳足迹的具体影响,提供了详细的案例分析。陈启初等(2020)在研究中提出,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优化废物处理流程,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王薇薇和刘志红(2021)分析了固体废物管理在实现碳达峰目标中的作用,强调了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李明和杨阳(2020)探讨了双碳背景下的城市垃圾管理策略,指出应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和提升技术水平来减少废物产生和碳排放。张慧(2021)在研究中提出,通过提高垃圾分类和回收效率,可以显著降低城市固体废物的碳足迹。吴小明和赵明(2020)通过对不同城市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固体废物管理在碳中和目标实现中的关键策略。张晓燕(2019)研究了垃圾处理对碳排放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垃圾处理流程的建议。李阳(2021)分析了双碳政策下的城市废物管理挑战,提出了提高废物资源化率的具体措施。

2.3 研究评述

尽管国内外关于外卖垃圾及固体废物管理的研究日益丰富,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宏观政策分析和一般性的管理策略上,较少深入探讨外卖垃圾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环境影响及其对城市双碳目标的潜在影响。国内外研究虽然揭示了外卖垃圾管理和固体废物管理的重要性,但对外卖垃圾产生的微观机制、消费者行为对垃圾产生的影响、商家包装选择的动因等细节研究仍不够充分。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中对于如何整合外卖行业特有的废物管理需求与城市双碳策略的探讨也相对不足。例如,如何在外卖行业中推行更高效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如何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商家和消费者选择环保包装材料,以及如何评估和优化现有废物管理系统以达到减排目标,仍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本研究将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综合探讨上海市外卖垃圾的具体产生模式、主要驱动因素及其环境影响,从而为制定更有效的废物管理策略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依据。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研究法

文献分析是本研究的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构建了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系统回顾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这一步骤帮助识别关键问题和研究空白,为设计调查工具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3.2 实地调研法

实地调研是获取一手数据的重要方式。在上海市选定的几个区域进行了观察和非正式访谈,以收集关于外卖垃圾产生和处理的现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外卖垃圾的实际产生情况、处理设施的运作状况以及居民和商家对垃圾分类及回收的态度和行为。实地调研覆盖了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和学区在内的多个热点区域,特别考虑了午餐、晚餐以及夜宵时段。

3.3 问卷调查法

为了广泛收集数据并验证研究假设,设计并实施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外卖消费者、商家和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问卷内容涵盖了外卖垃圾的产生量、处理方式、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和行为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量化数据,便于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外卖垃圾产生和管理的关键驱动因素。问卷调查针对上海市内的外卖消费者、外卖供应商以及环境管理部门进行了广泛发放,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6份。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上海市外卖垃圾产生模式

随着外卖服务在上海市的快速增长,相应的垃圾产生问题也逐渐突显,对城市环境管理系统带来了显著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全面分析了外卖垃圾的种类、来源和产生频率,旨在探索有效的垃圾减量和回收策略。

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外卖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包装、纸质包装、食物残渣和其他杂项四类。塑料包装占40%,主要是食物容器和饮料瓶;纸质包装占35%,包括纸盒和包装纸;食物残渣占20%,主要来自未完全食用的食物;其他杂项如一次性餐具和调料包占5%。塑料包装因其低成本和便利性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夜宵时段,但这些材料的回收利用率相对较低,这也导致了城市垃圾处理的负担加重。

垃圾产生主要集中在商业区、住宅区和学区。商业区在午餐时段的垃圾产生量最高,占总量的45%;住宅区的垃圾主要在晚餐和夜宵时段,占35%;学区则在晚餐时段尤其是考试周和活动期间垃圾产生显著,表明工作和学习压力是外卖垃圾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工作日相比,周末和节假日的外卖垃圾产生频率显著增加,特别是在夜宵时段,增幅达到50%。

4.2 外卖垃圾的驱动因素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影响外卖垃圾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涉及消费者的行为和商家的操作策略,而外部因素则关注政策、社会文化以及技术支持的角度。

消费者对快速和便捷生活方式的偏好显著推动了外卖服务的需求,其中78.5%的受访者认为消费者便利偏好是影响外卖垃圾产生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提升用户体验,以及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商家普遍选择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64.2%的受访者指出成本敏感性是驱动垃圾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外卖服务的便捷性和快速响应特性促使商家大量使用一次性包装,59.7%的受访者认为服务的快速响应是垃圾增加的另一主要原因。

从外部因素来看,政策与法规的不完善及执行不力是影响外卖垃圾有效管理的主要障碍,52.3%的受访者表示政策与法规的缺失对垃圾处理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68.9%的受访者指出环保意识不足是导致垃圾分类和回收效率低的关键问题。此外,73.4%的受访者认为回收设施的不足加剧了垃圾处理的问题,尤其是在垃圾量激增的节假日和特殊活动期间。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管理外卖垃圾,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为上海市及其他城市提供处理类似环境问题的宝贵经验,共同推动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Wagner, T. P., & Nordmann, J. Waste Management in the Fast Food Industry: An Analysis of Practices and Polici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9, 231: 378-38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