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谭天英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06期
重庆市黔江区黑溪镇小学校 重庆 409000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同时还提出了“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建议。阅读整本书与阅读单篇文章在深层次上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价值。整本书阅读鼓励学生深入文本,跨越章节的界限,进行连贯性、系统性的思考与分析,这种综合性的阅读体验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深化学生理解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学生投身于整本书的阅读之中,他们会自然地构建出长期的阅读蓝图,养成渐进式的阅读习惯,本文将对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伴随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的逐步贯彻落实,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备受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不再仅局限于字词句的基本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大语文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整本书阅读列为首个学习任群,整本书阅读教学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整本书阅读还面临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选阅读材料

(一)根据所学内容推荐阅读材料

小学生尚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兴趣点易变且难以长时间维持,特别是在知识学习的间隔期后,重新点燃对特定内容的热情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采取即时性策略,紧抓时机,在学生兴趣最浓厚之际,围绕教材内容展开深入教学,充分利用原文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他们在课堂结束后立即巩固所学新知。而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书籍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阅读,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为例,这一单元讲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目的是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民间智慧。在完成单元学习后,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化他们对民间故事的喜爱,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与民间古诗相关的整本书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展开阅读。例如,《中国民间故事精选》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书汇聚了《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牛郎织女》等广为流传的经典民间故事。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结合学生兴趣与年龄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投入阅读,享受阅读过程,更容易吸收书中所讲述的内容。[1]其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可以确保书中的内容、语言和难度都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避免因为过于简单或复杂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而产生挫败感。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为六年级的学生选择整本书阅读材料”为例,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他们即将迈入初中,思维更加成熟,开始形成更为独立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偏好,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探讨人性、勇气、责任等深刻主题的作品,帮助学生形成更为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另外,六年级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喜欢跟随主人公的脚步去探险、解谜。基于此,教师可以选择如《鲁滨逊漂流记》、《哈利·波特》系列等书籍,这些作品充满奇幻色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制定阅读计划

(一)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制定长期的规划和短期的目标,让学生逐渐提升阅读能力和速度,发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更加主动地投入阅读。长期规划是学生阅读旅程的指南针,它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较长时间段内(如一个学期、一年甚至更长)的阅读方向和目标。制定长期规划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来选择想要阅读的书籍类型。第二、长期规划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此激发学生的潜力;同时也要确保可行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时间安排,设定合理的阅读数量和难度梯度。短期目标是长期规划的具体化,以周或日为单位,帮助学生将长期愿景转化为每日可行的阅读任务。[2]制定短期目标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目标具体明确,比如“本周读完《小王子》并撰写一篇读后感”或“每天睡前阅读半小时”。第二、由于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整本书阅读的短期目标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远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尤其对于整本书阅读而言,篇幅较长、内容丰富,需要学生付出耐心、毅力以及持续的努力。首先,学生要将阅读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个特定的阅读时间,例如睡前一小时或周末来完成阅读的任务。在这个固定的整本书阅读时段内,学生应尽量减少干扰,专注于阅读,让心灵沉浸在书的世界。其次,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如,在早晨起床后、午餐后或放学回家的路上等碎片时间里,抽出几分钟进行阅读,这样的积累不仅有助于保持阅读的连续性,还能让阅读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学生整本书阅读离不开家长、教师和学校的支持,家长、老师与学校要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助力他们更好地安排阅读时间,培养阅读习惯。[3]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创新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整本书阅读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整本书阅读的优势,积极投身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精心挑选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优秀书籍,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文字之美,体验情感之真,领悟思想之深,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策略中,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关术.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实践 [J]. 小学生(下旬刊), 2024, (08): 142-144.

[2]范丽平.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江西教育, 2024, (31): 47-48.

[3]张永山.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 (11): 53-5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