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建筑工程悬挑式外脚手架的施工技术探析
摘要:悬挑式外脚手架是一种利用建筑物的结构特点,通过悬挑梁或悬挑架等设备将脚手架固定在建筑物外部的施工设备。因其安装方便、使用灵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和特殊结构工程的施工中。本文简单介绍了建筑工程悬挑式外脚手架的常见受力形式,从施工准备、安装以及拆除三个角度探讨了具体的施工技术,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悬挑式外脚手架;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和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数量日益增多,悬挑式外脚手架作为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施工效率、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然而,由于悬挑式外脚手架的结构复杂、施工环境多变,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和安全风险。因此,深入研究悬挑式外脚手架的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工程悬挑式外脚手架的常见受力形式
(一)挑撑式
作为一个具有独特的受力状态的倒三角结构,挑撑式脚手架分为斜撑杆和型钢挑梁两个部分,可以承担大多数的载荷。另外,该类型的脚手架通常对斜撑结构的要求不高,采用钢管作为生产原料就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挑撑式脚手架中,需要通过梁或柱在框架结构上搭建三脚架,在楼板上设置悬挑部分,通过斜撑梁上的一个支点来确保稳定性,从而大大改善脚手架的总体稳定性和承载力。
(二)挑拉式
挑拉式脚手架的组成部分包括型钢挑梁、斜拉杆等,用三脚架承受上部重量,并且总体上斜拉构件的稳定性好,为脚手架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提供了一定保障。拉杆张拉作用能有效平衡悬挑架的应力,从而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
(三)挑梁式
该受力形式的悬挑式脚手架的悬臂在梁受力条件下,悬挑外部脚手架的荷载是由横梁结构承担的。同时,悬臂式脚手架由于采用了钢制梁,施工时需沿建筑物的整体向上进行施工。所以,施工时必须保证型钢的尺寸,以满足悬臂式脚手架的安全性要求。目前,双槽和工字钢是比较常用的型钢材质。
二、建筑工程悬挑式外脚手架的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为保证脚手架安装位置满足设计及安全使用需求,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实地勘测与测量[1]。另外,在确定了具体的安装地点以后,还要对工地进行清扫,排除各种垃圾、障碍,并建立起建设所需要的临时支撑和设备,保证工程的正常开展。在正式开工之前,由施工队伍派出设计组对工地现场进行现场调查,决定悬挂式外部支架的具体型式。
2.材料准备
对于悬挑式支架,通常选择的材质是Φ48*3*3.6毫米的钢管,JGJ 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对其壁厚不小于3.24 mm的要求有详细的说明。在准备物料时,必须确保所用物料的品质凭证完整。有关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脚手架材料,如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等,对已备好的物料进行清点、清洗及检查,确保物料的完好及供应。
3.人员准备
在悬挑式外脚手架的搭建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施工工人来完成,有相应的作业技巧和安全常识,懂得悬挂式外脚手架的搭建过程、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的维护。在正式开工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及技术训练,保证其具有相应的作业资质及从业资格证书,为脚手架安装及使用期间的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二)安装要点
首先,在连接建筑物与悬挑梁时,宜以水平布置。施工人员要把整个脚手架的框架水平地固定到混凝土结构上。为了确保结构的可靠度,通常应使水平锚碇长度超过悬挑梁的1.5倍。在对接扣件的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其承受的载荷不超过3kN,而且要保持开口向内,防止雨水和杂物渗入。另外,在安装直角扣件时,要使其开口朝上,防止发生滑落等危险。其次,在施工期间,可选择采用螺钉口环或预先埋入U形圆钢管的方法固定建筑物和悬挑梁。若使用预制 U形圆钢管,则需先将悬挑构件进行调节,再用铁楔从多个方位对其进行楔入。施工时,工人必须保证杆件末端超过罩子的边沿不超过100mm。若有任何品质问题,如有挤压,裂缝,腐蚀,应立即停止使用。在建设过程中,为确保整个建筑的安全,还要落实一些额外要求,比如严禁将50 mm与48 mm的钢管混用,也不允许将铁丝、塑料、竹木、钢竹等多种材质混放在一起[2]。最后,在建筑梁侧上部或下部设置预先嵌入的U形圆钢扣环,在工程实践中应确保U形圆钢拉环的锚距不小于30米,并与钢筋混凝土柱焊接而成。搭设立杆时,要保证每个抛撑杆之间间隔10米,直到整个结构稳定后才能进行拆卸。此外,若需使用临时支架,则每天收工前应对其进行稳定性检验,以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以免出现不稳固导致的坍塌,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在搭设脚手架时,施工小组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计划,根据目前的施工进度来进行搭设,并且要确保支架与邻近墙壁之间的间距不能超过4米,在2米或更高的情况下,要遵循高处操作规则,系好安全带。
(三)拆除脚手架
1.拆除准备
在悬挑式外脚手架拆除前,必须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拆除过程的安全有序。具体准备工作包括: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明确拆除顺序、方法和安全措施;对参与拆除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了解拆除方案、掌握拆除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清理脚手架上的杂物和垃圾,检查脚手架的结构稳定性和连接节点的牢固性,为拆除作业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在拆除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2.拆除顺序与注意事项
悬挑式外脚手架的拆除应遵循“自上而下、逐层进行”的原则,严禁上下层同时作业。拆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先拆除脚手架上部非承重部分,再拆除承重部分;先拆除支撑系统的连接件,再拆除支撑构件本身。其次,拆除过程中应轻拿轻放构件和材料,避免冲击和碰撞造成损坏或伤人。再次,在拆除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脚手架的结构稳定性,必要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防止结构失稳。最后,拆除下来的构件和材料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堆放,以便后续处理和利用。
3.安全防护
拆除悬挑式外脚手架时,必须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具体防护措施包括: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等伤害;在拆除作业下方设置安全网,防止拆除过程中物品坠落伤人;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拆除作业,避免使用不合适的工具导致安全事故。
4.处理废弃物与环境保护
拆除悬挑式外脚手架后,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垃圾。这些废弃物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或堆放。具体措施包括: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如金属构件可进行回收再利用,非金属材料可按照规定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如设置防尘设施、控制噪声等[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科学运用悬挑式外脚手架,能够实现施工效率质量提升以及安全性稳定性增强的双赢。在具体的搭建施工过程中,有关人员要注意掌握准备工作、安装以及拆除三个环节的施工要点,最大限度地利用悬挑式外脚手架的价值,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可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键.建筑工程悬挑式外脚手架的施工技术探析[J].散装水泥,2024,(04):41-43.
[2]叶超.高层建筑工程悬挑外脚手架设计及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3,8(16):203-205.
[3]张玲.高层建筑工程中的悬挑式外脚手架搭设施工技术[J].散装水泥,2022,(03):106-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