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校体育乒乓球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

王申堂 国慧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16期
山东现代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乒乓球在高校校园里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深受学生支持和喜爱。虽然乒乓球入门简单,但是想要精通却很困难。为提高高校乒乓球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乒乓球技巧,推动学生形成乒乓球学习和发展的良好习惯,学校应该做好乒乓球教学方面的改革。加强教学环境的建设,最大化地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诉求。鉴于此,提出教学改革途径,帮助学校从建设师资队伍、重视教学改革、优化场地设施等角度,提高乒乓球教学改革效率。

关键词:高校体育;乒乓球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展望

引言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一直是高校重点体育项目之一。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乒乓球教学中传统的技能型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乒乓球,作为国内体育活动的关键部分以及多所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其影响力不可小觑。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积极参与乒乓球教育,将有助于锻炼其运动能力,孕育集体合作精神,同时也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提升。然而,在我国,乒乓球教学虽得到普及,然其教学模式及课程设计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深度调研及综合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乒乓球教学现状,洞察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对将来乒乓球教学改革的设想。注意到一点,乒乓球乃大学体育一环,然而目前的课程设计过于简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均过于陈旧,这种情况并不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掌握乒乓球技巧,也无法满足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乒乓球教学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

1 高校乒乓球教学内容的现状及问题

在众多高等学校之中,乒乓球课程理应是为学生塑造体育素养、提升体质、激发协调能力的基石。然而,现实中这门课程却饱受一些问题的困扰。首先,教材内容陷入了单一性的桎梏。大部分高校乒乓球教材,停留在传统的技术训练阶段,注重的是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的灌输,而对于内容的多样化和趣味性的培养,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学生在此种单一的教学内容面前,无异于在平淡无奇的白水中挣扎,他们的学习动力与对课程的热情,在无形中遭到了削减。其次,理论知识的稀缺也是这门课程存在的另一大问题。乒乓球,作为一种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磨练固然重要,但其理论知识和战术策略的学习,同样不可忽视。可惜如今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课堂内,乒乓球教学内容较少接触,这使得学生对这项运动整体的理解和认识略显浅薄。要让学生对乒乓球有更全面的了解,教学内容就必须包括乒乓球的起源、发展历程、规则及战术等方面的知识,以此丰富他们的知识库。然而,教学内容中的专业性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乒乓球教材编写的限制,一些高等院校的乒乓球课程中,教学内容过于简洁,并未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特性制定教学内容。明明乒乓球是含有诸多技巧和难度的运动,教学内容却未能体现出应有的专业性,例如技能训练、战术训练、竞技能力的培养等,以满足学生各异的需求和发展。

2 促进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

2.1 丰富乒乓球教学内容的策略和渠道

当前乒乓球教学内容存在着单一、枯燥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策略来丰富教学内容:注重乒乓球文化的传授。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应当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起源、发展历程、代表性人物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素养。加强乒乓球比赛的观摩和分析。组织学生观摩乒乓球比赛,分析比赛中运动员的战术运用、技术特点等,通过比赛的观摩,培养学生的战略意识和专业素养。增加乒乓球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乒乓球教练员、运动员等专业人士来校举办讲座和研讨会,让学生了解乒乓球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视野。

乒乓球教学常规方法常显得枯燥无味,在寻求更好的新式乒乓球教学道路上需考虑以下方法:多媒体技术是首要推动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乒乓球教学同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整合,是为学生更形象地把握乒乓球技术的应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效果。乒乓球由练成,对实践教学要有经常性强化。在课后实施大量实战性训练,学生通过实践取得与加深自己的乒乓球技巧。在线教学平台的推广相当必要。互联网发展为此提供了可能,设立在线乒乓球教学平台,学生可通过网络课程和在线视频学习,无时间地点限制的获取乒乓球教学资源,也就提升了学习手段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以上是针对高校乒乓球课程改革的对策和建议,通过提高乒乓球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丰富乒乓球教学内容的策略、创新乒乓球教学方法的渠道等方面的改进,可以推动高校乒乓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乒乓球技能的全面提升。

2.2 提升乒乓球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高等教育机构中,乒乓球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艺是确保乒乓球技术以及知识得到有效传递以提升学生技术水平和整体素养的基础。因此,对乒乓球教师持续提升专业素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乒乓球教师的专业级别的增强值得重视。必须要求他们拥有深厚的乒乓球技术和战术理解,同时必须关注乒乓球运动的最新动向和规则的变动。应鼓励他们参加系统的培训和研修,使得他们能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认知和实践技能。通过创立一个持续交流的机制,教师们能相互吸收收益,分享实践经验,进而提高专业素养。加强乒乓球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除了具备乒乓球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他们应熟悉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能够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乒乓球教师需要接受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学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培养乒乓球教师的教育责任心和教育思想。乒乓球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任务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乒乓球教师需要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品德等方面的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加强乒乓球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乒乓球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还应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开展跨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发展。要鼓励乒乓球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深入的教学研究,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乒乓球教学的效果。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和支持,鼓励他们进行教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提升乒乓球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加强乒乓球教师的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教育责任心和教育思想,并鼓励他们进行教学研究,以提高高校乒乓球课程的教学效果。只有乒乓球教师具备了高水平和全面发展的专业素养,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乒乓球技能和素质,为乒乓球教学改革做出更大贡献。

2.3 加强乒乓球教学装备和场地建设

乒乓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其教学装备和场地对于高校乒乓球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推进高校乒乓球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加强乒乓球教学装备和场地建设,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体验,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加强乒乓球教学装备的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乒乓球课程中常用的教学装备包括乒乓球桌、球拍和球等。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逐步更新和配齐乒乓球桌和球拍,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年限符合教学需求。加强球的管理,保持球的弹性和使用寿命,以保证教学实践中球的品质和可用性。还可以引入一些新型的教学装备,如乒乓球机器人和乒乓球虚拟仿真系统,以拓宽学生的教学资源和培养他们的技能。场地建设是提高乒乓球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乒乓球课程需要具备良好的场地条件,包括场地的平整度、光线条件和空气质量等。为此,高校可以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乒乓球场地的硬件设施,确保场地平整、灯光明亮、通风良好。还可以考虑为乒乓球场地配备观众席和多功能设备,以满足比赛和展示的需求,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功能性。另外,加强场地建设还包括提供良好的乒乓球场馆管理和维护。高校可以成立专业的乒乓球场馆管理团队,负责场地的维护、设备的保养和教学资源的管理。加强对场地的安全管理和保护,保证学生的教学环境和个人安全。

在加强乒乓球教学装备和场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设投资应符合教育部门的规划和经费安排,确保合理使用教育资源。应关注可持续发展,注重教学装备和场地的长期性和适用性,以满足未来乒乓球教学的需求。需要加强与乒乓球协会和相关专业机构的合作,借助外部力量,为高校乒乓球教学装备和场地建设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加强乒乓球教学装备和场地建设是提升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策略。通过改善教学装备和场地条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体验,也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2.4 营造良好的乒乓球教学氛围

高校乒乓球课程教学氛围的形成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营造良好的乒乓球教学氛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策略制定和实施。加强乒乓球教学场地和设备的建设。乒乓球是一项需要精确控制球拍和球的运动项目,合适的教学场地和高质量的设备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学校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在校园内设置专门的乒乓球教学场地,并配备高标准的球拍、球网以及良好的照明和空调设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重视乒乓球教师的培训和专业素养提升。乒乓球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程度。学校应该定期组织乒乓球教师进行教学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方法。学校还应该积极引入乒乓球专业教练或专家,通过他们的指导和辅导,提升乒乓球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且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通过举办乒乓球比赛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学校应该定期举办校际乒乓球比赛、校内乒乓球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提高交流的机会。学校还可以策划乒乓球主题的活动,如乒乓球夏令营、乒乓球俱乐部等,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来。创建积极健康的乒乓球学习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应该加强对乒乓球运动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乒乓球的优点和魅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乒乓球运动中去。学校还应该加强对乒乓球学习成果的表彰和奖励,激励学生通过乒乓球运动的学习和训练取得优异成绩。

为了营造良好的乒乓球教学氛围,高校可以从加强场地设备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举办比赛和活动以及创建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等多个方面着手。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相信能够有效地提高乒乓球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乒乓球兴趣与参与度,推动乒乓球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乒乓球作为一项体育竞技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均有着较高标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条件以安排相应的教学计划,调整各项技能的教学比重,积极借鉴先进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希望本研究能为高等院校学术圈的其他研究人员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对高校体育乒乓球课程的教学改革产生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万心怡.高校乒乓球教学方式多样化改革的可行性研究[J].运动精品,2018,37(04):7-8.

[2]张凯鲜.普通高校大学体育乒乓球教学问题分析[J]. 灌篮,2020(12):58-60.

[3]李奕明.高校体育教学中乒乓球训练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3):33-35.

作者简介:王申堂(1992年1月—),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