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大有可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助推技能中国的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两字,其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基本的学科理论素养更应具备满足就业岗位的技术技能。1+X证书制度在学历证书的基础上引入本专业所面向就业岗位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样就确保了所培养的人才具备了较高的岗位技术技能水平。然而如何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进行有效融通是一大难点,本文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对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专业学历课程教学做了有效的探索,提出了有效的进行书证融通的路径,即通过“一增二减三添加”的方法手段,将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纳入课程,构建“1”和“X”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知识技能点融入进行书证融通
关键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书证融通、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在满足学生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的前提下,还需结合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考取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研究背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1+X制度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虽然对课程体系设置有所提及,但是没有对X证书背景下的课程体系进行具体而深入地改革,也没有对X证书考点融入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进行科学而深入地探讨。由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门类众多,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X证书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国内外学者对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探讨如何融入X证书的研究并不多见。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法:参照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有关教育改革政策性文件,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方向;广泛阅读《现代职业教育》等期刊中关于1+X的文章,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比较法:搜集其他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或相近专业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经验,探析存在的问题,从经验优势中吸收借鉴。
3. 访谈法:本文重点采用访谈法,对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进行深度访谈,以期获得真实的人才需求现状,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建议。
4.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根据现实条件对广东省高职院校目前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体系现状进行抽样调查。掌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发现存在问题,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
5. 讨论法:与建筑行业、企业专家、高职教师探讨如何融入1+X制度相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等;
6. 其他方法:如归纳法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当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之必须。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家“1+X”证书试点制度的推行,将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考评大纲、专业理论知识点和软件操作技能点等融入到原有课程体系。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研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原有学历证书课程体系,从满足学生终身学习所需的素质能力出发,挑选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选修等课程。(部分课程体系梳理思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
经过系统梳理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建筑工程识图,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的对应情况,得出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知识技能点主要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课《土木工程识图与制图》《土木工程构造》和专业核心课《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三门课程的部分知识技能点能够建立高度相关性;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建设工程管理方向)考核知识技能点主要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课《BIM基础》、专业核心课《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土木工程计量与计价》和专业拓展选修课(BIM选修模块)《BIM土建模型应用》《BIM结构模型应用》和《BIM机电模型应用》等课程的部分知识技能点高度相关;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业拓展选修课(装配式选修模块)《装配式建筑识图与构造》《装配式构件生产与制作》《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部分知识技能点高度相关。
2. 研究原有学历证书课程标准、课件PPT、教学设计等课程教学文件,进一步提炼出课程所需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等内容。
3. 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X证书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建筑工程识图”,研究这三类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考评大纲、历年考试真题、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等内容,从而提炼出典型的学习任务、理论知识学习内容、软件操作技能点等教学具体内容。
4. 对比分析原有课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X证书考试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明确两者的异同,深刻理解“1+X”建设内涵及建设意义,研究学历证书和X证书的融通,做好两者之间的标准对接、过程对接和考核对接,从而建构完整的教育目标。
5. 融入X证书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融入X证书考点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课件PPT、课程微课、课程题库、实训任务书、课程授课计划、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核方案等课程教学文件进行修订。
四、研究的重难点
1. 根据“1”和“X”的关系,以及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本文研究重点包括:1)研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原有学历证书课程体系,从满足学生职业所需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素质能力出发,挑选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选修等课程;2)研究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X证书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考评大纲、历年考试真题、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从而提炼出典型的学习任务、理论知识学习内容、软件操作技能点等教学具体内容。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融入X证书考核内容,将面临两大实施难点:第一,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类型众多,同时教学学时有限,很难在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第二,难以将X证书考核内容巧妙地融入原有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对上述两大难点的破解预案如下:
1)破解教学学时不够难点
融入X证书新课程体系学时数量与原课程体系相同,为确保学生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考取X证书,可以创建“线下新增选修模块,线上新增自学课程”的方法手段,即通过改革课程体系中的选修课模块,新增两个与X证书考试相关的选修课模块,即装配式建筑选修模块和BIM技术选修模块,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模块,是因为装配式建筑选修模块对应了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BIM技术选修模块对应了建筑信息化发展方向。当今中国建筑业正在从传统建造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建筑业向信息化、工业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以及课程体系设置紧密对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岗位;另一方面知名企业行业围绕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新岗位设置了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助力行业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所提及的装配式建筑构件与制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别对应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因此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专业拓展选修课中专门设立了装配式建筑选修模块课程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选择模块课程,一方面拓宽了专业毕业生掌握行业新技术的机会,拓宽了就业面,另一方面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专业学历教育课程教学奠定了基础,从而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书证融通。同时设置线上X证书相关课程,比如针对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BIM5D协同管理》《BIM三维施工现场场地布置》《BIM计量与计价》等线上课程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以简单直接的方式新增直接面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的选修课程。举例说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拓展课程体系中新增了《建筑工程识图(中级)》和《建筑信息模型(BIM)(中级)》X证书考证课程,极大地提升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通过率。当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部分考证学生没有选修考证课程也通过了考证,其原因是学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中已经融入了职业技能等级等级证书的重要考核知识技能点,学生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前辅助于自主复习备考即可。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些考证的学生不选修考证课程,原因是多方面,其原因之一便是这些学生的选修学分已经修够,不想再花更多时间去专门选修一门课程,这涉及到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综上所述,我们通过真正意义上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上实行了“书证融通”再加上额外在专业选修体系中设立了针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课程,实现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较高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证通过率,实现了人才培养的技能质量。
2)破解“1”学历证书课程与“X”职业技能证书融合难点
在研究原有课程体系知识技能点与X证书考点之间关系基础上,创建了“一增二减三添加”的方法手段,即“新增X证书课程、删减原有课程、原课程添加X证书考点”,重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五、主要观点
1. 高职院校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建筑业转型升级需要。因此,以X证书试点制度为抓手,融入X证书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工作迫在眉睫。
2. 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要理清“1”跟“X”的关系,原学历证书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石;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对学历证书的补充,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手段。
3. 通过“一增二减三添加”的方法手段,将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纳入课程,构建“1”和“X”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
4. 针对三个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X证书,其融入到课程体系的方式如下:1)建筑工程识图证书考核内容融入到原有建筑工程识图制图等课程,不另新设课程;2)装配式构件制作与安装证书加设“装配式建筑”选修课模块;3)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部分考核内容融入到原有BIM建模基础课程,部分考核内容加设“BIM综合应用”选修模块。上述处理方式有效破解X证书种类众多给课程教学所带来的麻烦。
5. 针对学时不够问题,解决方案为:删除原有课程中部分非必要教学内容,同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录制X证书相关软件操作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6. 为实现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基础上顺利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体系改革要注重系统性,在重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还要结合课程做如下事情:修订课程标准、修订授课计划、修订课程课件、修订教学设计文件、修订课程考核方案、构思新增思政元素、习题库、X证书考试历年真题、拍摄X证书软件实操视频等内容。
六、主要创新之处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以下两点:
1. 结合X证书热点,创新性地重构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本文在深入研究原有课程体系知识技能点与X证书考点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创建了“一增二减三添加”的方法手段,即“新增X证书课程、删减原有课程、原课程新增X证书考点”创新性地重构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2. 基于X证书的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
创建了“线下新增选修模块,线上新增自学课程”的方法手段,即通过改革课程体系中的选修课模块,新增两个与X证书考试相关的选修课模块,同时设置线上X证书相关课程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七、价值意义
1.微观层面而言,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包括:1)将有助于指导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标准、新教材等编写;2)将有助于提高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3)将有助于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团队更新知识体系,提升技术技能水平;4)对于广东省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参考价值。
2.宏观层面而言,当前国家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主要为建筑信息化和建筑工业化,融入X证书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将有助于为国家输送掌握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于国家建筑业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2020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D20XJY34)
作者简介:梁环跃,1981.12,男,汉族,广东梅州,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