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更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效果提供了新的途径。初中生物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样面临着信息技术的挑战。基于此,文章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内容提出了优化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生物;应用
引言
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下,保持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等,都是广大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不仅是对现有教学方法的补充和优化,也是对未来教学发展的一种探索。
1.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有机融合
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以及大自然息息相关,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也与生物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生物教师必须结合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为生物学知识赋予更加丰富的色彩和更加蓬勃的生机。依托信息技术解放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其从传统的固化学习状态中脱离出来,充分启发其生物思维,强化其对生物知识的认知,提高整个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2]。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2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在该内容教学中,初中生物教师需让学生深入了解细胞是怎样通过分裂来产生新细胞,但是若只是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肯定无法对该知识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整个课堂活动也会过于呆板单调,所以在进行该内容教学时,教师变革对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平台进行合理应用,通过收集或拍摄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细胞的分裂过程,让学生们了解,当构成细胞的生物体进行了营养物质的吸收之后,其体积便会随之增加;而当细胞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出现分裂。
2.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数字化教学开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传输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可通过各类网络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整个初中生物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而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帮助下,教师的教学过程也会更加丰富和新颖。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可利用互联网,科学搜索与生物教学内容相关的实时新闻以及微视频课件,为整个教学活动提供辅助服务。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8单元教学内容《传染病和免疫》的教学为例,在进行该内容教学时,生物教师便可全面收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依托网络教学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当下较为流行的传染病,以及人体对某种传染病免疫的机理,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认知,开阔其眼界,同时还能提升其学习兴趣,让其真切的感受到生物这一学科与自身生活以及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延伸教学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生物知识内容形成自身的理解和看法。
3.高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展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生物教师应高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优化其教学效果和质量[3]。首先,初中生物教师需要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验操作水平,需要选择一款适合初中生物教学的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该软件应具备丰富的实验资源、直观的操作界面和安全的实验环境。此外,软件还应支持多人在线协作,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实验,例如,可以选择“虚拟实验室”或“生物实验模拟软件”等。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项目,这些项目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到有趣且易于理解。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1章《植物的生殖》这一内容教学时,生物教师便可以设计关于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具体区别。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步骤,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虚拟实验。同时,教师还应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等。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虚拟仿真实验中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将抽象化为具体形象,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从理论角度出发,生物这一学科的特点是细微的,也是动态的,更是抽象的,从而导致生物这一课程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难点[4]。但在现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这些教学困境都可有效解决,初中生物教师可将生物教学的静态转化为动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让整个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有趣。
同样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1章《植物的生殖》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在进行该内容教学时,很多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植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更不了解有性生殖的具体过程以及植物的内部结构。而为了突破这一教学困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初中生物教师便可依托多媒体教学平台,制作动态思维导图,通过动态思维导图来对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进行清晰且明确的讲解。除此之外,生物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动画和视频,让学生能更加清晰的理解这些生物知识概念以及生物反应的具体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新技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其应用优势也逐渐显现,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初中生物教师更应在信息技术与生物课堂教学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有机融合;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高效利用仿虚拟仿真技术,展现实验教学有效性;将抽象化为形象的基础上,优化整个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佳琦. 浅谈信息技术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智力,2023,(30):37-39+87.
[2]唐倩.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3,(16):16-18.
[3]朱嘉莹. 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融合[J]. 读写算,2023,(15):158-160.
[4]吴玥.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科技,2023,(0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