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承红色基因的探究

赖志威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25期
紫金县上义中心小学 广东省河源市 517456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提出,教育教学更加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基础教育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则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学校和教师需要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在新课标视域下,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道德与法治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红色基因

引言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正逐步迈向一个更加多元、开放且富有深度的教育境界。道德与法治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学生内心世界的构建与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撑。因此,将红色基因这一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革命精神的思想资源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拓展,更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深度滋养与塑造。

一、创新教学模式,活化红色记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对于红色故事多元呈现的需求。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播放、3D动画等,将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让他们“亲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那份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力量。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从而加深对红色基因的理解和认同。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五年级“中国有了共产党”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觉醒年代》、《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等影视作品的精彩片段剪辑成教学视频,引导学生穿越回那个风雨飘摇、英雄辈出的年代。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剧情推进,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五四运动的洪流中,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先驱并肩作战,共同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视频中,可以特别突出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青年的热血与担当。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如视频中出现的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人,将他们的革命故事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深入了解人物背景、性格特点及历史贡献,这不仅能加深他们对红色故事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挖掘本土资源,厚植爱国情怀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这些宝贵的财富是传承红色基因不可或缺的素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积极挖掘并利用这些本土资源,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通过实地走访、聆听讲解、交流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家乡的革命历史,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本土红色基因,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本地区属于红色革命先行地区,区域内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抗日战争时期的隐蔽战线遗址、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战斗纪念地,以及众多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家乡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可以组织“红色足迹寻访”活动。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前往红色遗址。在实地探访中,学生不仅能够亲眼看到那些斑驳的墙壁、陈旧的武器,还能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解,了解每一个遗址背后的感人故事和英雄壮举。这样的亲身体验,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加震撼人心,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

三、强化实践教学,践行红色精神

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巨大的力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注重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资源,设计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红色基因,并将所学红色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有志少年”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料选定一位红色人物进行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创作和分享。学生可以选择演讲、小品表演、朗诵等活动来讲述红色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还更深刻地理解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四、实施家校共育,营造红色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家庭的作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教师可以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红色元素,如讲述红色故事、观看红色影片、参观红色景点等,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红色主题活动,共同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让红色基因在家庭中得以延续和传承。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网络新世界”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上网、健康上网的方式,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尝试自己浏览网页搜索一部红色电影进行观看。”在布置完作业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家长负责监督和陪同,并在孩子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为孩子进行适当的讲解和补充。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承红色基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加强家校共育力度,共同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和时代担当的新时代小学生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袁珊珊. 红色文化融入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D].沈阳大学,2024.

[2]陈国武.新课标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创新策略探析[J].新教师,2024(05):64-65.

[3]陈淑萍.红色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策略探究[J].智力,2024(05):183-18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