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问题探索与思考

马宏融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26期
甘肃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金昌大队 甘肃省金昌市 737100

摘要:近年来,为应对交通运输领域日益复杂的执法环境,提升执法效率与公信力,我国启动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然而,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如执法体制不顺、法律依据缺失、执法队伍薄弱、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严重制约了改革成效的发挥。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为促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问题探索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交通工具的多样化促进了人流、物流的高效流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分散式执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从执法体制、法律依据、执法队伍、监督机制及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问题

(1)执法体制有待完善

当前,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存在明显的碎片化特征,不同执法部门间职责划分不清,导致执法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多个执法机构并存,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造成执法盲区与重复执法现象并存;另一方面,部分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层级过多,影响了执法指令的快速传达与执行。此外,执法机构的性质与地位不明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严重制约了执法效能的提升。

(2)法律依据与制度不健全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但缺乏统一、系统的法律依据,导致执法人员在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执法尺度。一方面,部分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给执法带来困惑;另一方面,部分领域法律空白,执法人员无据可依,只能凭经验行事,增加了执法风险。同时,执法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制约执法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因素,如执法程序不规范、裁量权过大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执法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3)执法队伍建设不足

执法队伍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的主体,其素质与能力直接决定了执法的质量与效果。然而,当前执法队伍建设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执法人员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执法需求;另一方面,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与执法技能,导致执法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粗暴执法等问题。此外,执法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体系不完善,难以持续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4)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完善

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是确保执法公正、廉洁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领域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一方面,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执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约束;另一方面,外部监督力量薄弱,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导致部分执法人员存在趋利执法、随意执法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执法的公信力与社会形象。

二、针对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建议

(1)完善执法体制

完善执法体制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核心任务。一,应明确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形成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共识。二,在此基础上,推进执法机构和职责的整合,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执法职能集中到一个相对独立的执法机构中,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三,明确执法机构的性质和级别,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执法权威性和独立性。四,还应加强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为改革提供必要的法规、机构、编制和经费保障。五,在整合过程中,应注重协调各方利益,确保改革的平稳过渡与顺利实施。

(2)健全法律依据与制度

健全法律依据与制度是提升执法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一,应加快完善交通运输行政综合执法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统一的执法规范和标准,明确执法依据和裁量权行使规则。二,加强对现有法律文件的清理和修订工作,消除法律冲突和空白点。三,通过立法手段赋予综合执法机构必要的执法权限和主体资格,确保其依法依规开展执法工作。四,还应建立健全执法程序、执法文书等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量。

(3)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是提升执法效能与公信力的基础。一,应严格执法人员的准入条件,按照公务员标准选拔录用执法人员,确保执法队伍的高素质和高起点。二,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升其法律素养和业务技能。三,推动执法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培养一批复合型、高素质的执法人才。四,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对不合格人员进行清理和分流安置。五,还应注重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辅导,提升其职业素养与心理承受能力。

(4)完善监督与制约机制

完善监督与制约机制是确保执法公正、廉洁的重要保障。一,应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体系,加强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二,内部监督方面,可以组建专门的执法督查队伍,对基层执法一线开展常态化查访;建立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三,外部监督方面,应加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力量,促进执法透明化;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受理并处理群众的投诉举报。四,还应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督效能。

(5)推进信息化建设

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执法效率与智能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一,应加快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智慧执法体系。二,推广使用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智能化执法终端设备,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和电子化办理。三,加强部省执法信息系统联网和数据共享工作,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执法效率。四,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精准化执法和决策支持工作,提高执法质量和效能。五,还应注重信息安全与数据保护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与数据安全。

结语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行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执法体制、健全法律依据与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监督与制约机制以及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雷鹏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问题探索与思考[J].中国储运,2024,(07):100-101.

[2]范冠峰.关于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思考[J].中国公路,2021,(02):53-55.

立项编号: GH14-21-Q00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