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新”背景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策略探索

夏忠春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40期
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 617000

摘要:在当前“双新”(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学科+生涯规划教育成为教育研究热点。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融入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可采取的策略。通过分析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生涯规划的理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融合策略,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选科”,规划自己的未来,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新”背景;高中生物学教学;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策略探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学教学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与此同时,随着“选科”模式的推进,学校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五育融合”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加多方位深入地了解各种学科与职业关系,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学科+生涯规划教育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如何将生涯规划意识培养融入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基于一线教学经验及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提出的几点实施策略。

1.整合利用新教材内容,凸显生涯规划元素

在“双新”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需要更多地承担起引导学生探索自我、认识世界、规划未来的重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整合,凸显生涯规划元素,帮助学生建立起生物学知识与未来职业发展之间的桥梁。人教版(2019)生物学教材在编纂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将生物学知识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这些知识在未来职场中的应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已有内容的作用,在介绍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与环境、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等前沿科技领域、热点领域时,可以穿插相关职业的背景、工作内容以及发展前景等信息。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对这些职业有更为直观的认识。除了介绍职业背景,教材中还设置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案例,在5本书中均有体现,涉及12种职业,涵盖生物技术、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行业领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职业对学科知识、学生素养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六章第三节细胞的衰老与死亡这一内容中涉及了“病理科医师”这一职业的介绍。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及不同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创新教学方法,渗透生涯规划理念

在“双新”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了更好地渗透生涯规划理念,我们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首先,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生物学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最终形成研究报告,比如:在学习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一节时,可以引导学生项目式学习:为什么酿酒过程控制前期有氧和后期无氧可提高经济价值?”根据学生实地调研和课堂知识,学生可以从物质和能量两个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掌握生物学知识,还能培养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生物学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安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科技,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欲望。另外,教师还可以邀请生物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或从业者来校进行讲座或交流活动。通过听取专家的经验和见解,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前景和职业要求。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解答他们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的疑惑和困惑。

3.开展实践活动,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在“双新”教育改革的推动下,高中生物学教学愈发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更是提升他们生涯规划能力的关键途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在的职业方向。一方面,校内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初步的职业探索平台。学校可以组织生物知识竞赛、生物实验操作比赛等,让学生在竞赛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通过设立生物兴趣小组或社团,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项目的初步探索,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科研工作的魅力和挑战。另一方面,校外实践活动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职业视野。学校可以与当地的生物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农科院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生物学知识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到不同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这种实践经历不仅能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还能为他们的未来职业规划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综上所述,在“双新”背景下,将生涯规划意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实现全面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融合策略和方法,为高中生物教学与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机结合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翠华.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实践[J]. 学园, 2024, 17 (12): 23-25.

[2]丁小娟.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学园, 2024, 17 (12): 26-28.

[3]马山英. 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探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4, (04): 10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