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杨文琪 刘佳琪 杨佳欣 周佳怡 杨上武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64期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 061100

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的学生社团是高校践行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融合了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等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供给,合力打造学生社团育人平台。通过对学生社团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供给,探索思政教育进社团、实现学生自治和线上“云”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共同助力达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强协同、强认同、强吸引、强凝聚和强互动的效果,进而建立学习型、服务型、成长型的学生社团综合管理模式。

一、学生社区管理模式面对的挑战

通过整合育人资源、拓展育人阵地、升级育人形式,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而基于“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下,必须将学生管理工作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需要对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现存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应对办法。

(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教育管理形式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综合素质平均水平显著降低,且招生人数增加带来管理不便等问题。并且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不够完善,无法及时适应教育管理新要求,目前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大量增加,外加其他教育资源不足,学生社团管理工作压力增加,向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二)人生价值取向变化,集体服务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短视频迅速席卷全球,将“躺平”等观念传达给大众,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萌生和社会丑恶现象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崇尚享乐、拜金等倾向更加突出,缺乏团队集体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由此向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力促发展,汇集三育助学生成才

(一)融合专业教育,改善育人方式

学生社团与专业教育融合可构建师生沟通桥梁。例如,电子机械社团聘请多位老师指导技能提升和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资源机会,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竞赛,树立良好榜样,推动专业教育和学生社团共同发展。

(二)融入素质教育,促进社团发展

素质教育有助于社团创新活动模式和组织形态。活动模式的创新要结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提升活动质量,为学生搭建更加开放多元的教育活动平台。组织形态的创新包括跨校社团、社区共建型社团、校企共建型社团等新型组织,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和资源利用。这些创新必然推动高校工作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最终实现学生社团的创新发展和素质教育体系的完善。

(三)蕴含通识教育,提高育人成效

通识教育,首先,从直观乃至字面上来看,“通”是通达、通晓、通常之义,“识”是辨识、见识、常识之义,故通识可理解为“通晓做人做事之基本常识”。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通晓做人做事的常识性教育形式,能帮助学生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三、聚焦五强,凝聚学生社团管理智慧

(一)创建学生社区与社团一体化,形成“一站式”社区“强协同”

高校应抓住“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契机,引领社团活动进社区。根据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要求,组织书画爱好社团、汉服社团、摄影爱好社团等学生社团,让学生不仅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发挥自我特长;还可以选择与自己专业相似的社团或者是对自己专业有帮助的社团,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从而有效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探索学生社团育人文化途径,形成“一站式”社区“强认同”

高校应将五育元素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在社区开展德育课堂、学术交流、劳动工坊等形式,使五育元素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上辐射学生,积极发挥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

(三)推进学生社团学生自治制度,形成“一站式”社区“强互动”

建设学生“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大厅平台。通过学生服务大厅平台以及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积极倡导,不仅满足了学生所需的服务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在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增强“一站式”社区的互动性。

(四)加强思政教育进入学生社区,形成“一站式”社区“强凝聚”

学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领导机制,各领导人要加强对学生社区工作的认识,明白学生社区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学生社区成立党组织、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生社区党建工作与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社区管理工作结合。

(五)探索虚拟学生社区智慧管理,形成“一站式”社区“强吸引”

高校可以根据“云”社区建设加强“智慧校园”建设,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功能探索技术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和管理。同时发展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用优质的网络文化进行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拓展了传统课堂教育,开阔学生眼界。

四、夯实基础,构建三型综合管理模式

我们将从落实校内文化式育人、各方共同合作管理、服务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由此建立“三型式”学生社团综合管理模式。

(一)以学习型为导向,开辟创新场域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强调持续学习、创新和适应能力的组织理论,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框架,是为了改善学生社团管理,建立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团功能,为学生服务。

(二)以服务型为要求,落实文化育人

服务型理念在文化育人中的落实是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过程,涉及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校园环境、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

(三)以成长型为实质,培养自主能力

在高校学生社区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很多不足。以自发性为主的管理方式,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导致社区活动零散且缺乏连贯性。为了发挥学生社区的积极作用,我们需要从主动管理入手,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明确导师的职责,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引导和支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学生社区的转型与发展。

五、结语

在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紧跟时代要求,充分利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这一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创新的重要抓手,深入探讨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探索适合当代学生的社团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卜谦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03):85-88.DOI:10.19865/j.cnki.xxdj.2024.03.018.

[2]杨智勇.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区育人模式的改革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07):145-150.DOI:10.16580/j.sxlljydk.2023.07.014.

[3]李时宇,丁丁.复杂理论视角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路径与优化对策研究——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式的观察[J].思想教育研究,2023,(06):138-143.

[4]易亚哲.基于党建的学生社区治理创新研究——评《党建铸魂立德树人:厦门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J].领导科学,2023,(05):158.DOI:10.19572/j.cnki.ldkx.2023.05.02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