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地理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强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48期
广东省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 广东云浮 527300

在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课程教学和高考内容都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作为新课程标准直接实施者的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因此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成为新高考模式下影响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落实新课程理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保证。目前,多数学校认识到教研组的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教研组的活动成效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并进一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多数学校建立了各学科教研组,教师也愿意参与教研活动,但受限于对教研组理论的认识和组织规范程度的不足,导致教研组在指导教学和发展教师专业方面还未发挥其主要作用。多数研究者对教研组的性质、工作职能已经取得共识,在教研组的管理模式上存在不同的角度和观点,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教研组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选择。大多数学校的教研组存在着“教而不研”“研而不教”和“不教不研”的问题,因此在教研组的管理和建设方面还需要细化,进一步明确职责。国内对教研组的建设和教研活动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专门研究高中地理教研组建设和高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较为有限,对地理教研的关注度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研究中学地理教研组如何去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规范教研组建设,发挥个人优势和特长,对提高教研组的教研能力和组内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教研组职责不明确,有效性较低

教研组本来是同专业的老师为了研究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个人专业素养而成立的学校基本的教学组织,但是有部分单位的教研组被赋予了研究之外的管理特性、行政特性等,成为学校和年级的办事机构,严重降低了教研组的研究特性。有学者胡晓梅提出,教研组长管理职能多,花在指导教研活动上的时间少,在缺少目标性和方向性的情况下,使教研活动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发挥教研组的特性。

1.2教研活动的形式化,参与度不高

有部分地方政府单位和学校文件对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提供了指导要求,但对于教研活动的操作没有具体的建议,部分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没有落到实处,也没有对教学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所形成的材料没有真正用于教学中,最终导致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研组的教研氛围也影响教研活动的开展,在教研活动中都能够各抒己见,充分探讨,不存在交流隔阂,相互之间真正的讨论教研问题,有利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在多数教研组活动中,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够,受限于个人教学素养、教研组的教研氛围、个人的教研诉求、教研组领导者的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教研活动没有正常开展下去。

1.3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示范性不足

教研活动的开展多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的形式进行,缺少与外校教师的交流,单一的教研方式降低教师的参与意愿,同校的教学方式存在趋同性,不利于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问题的探究。

二、教研组建设的策略

2.1统一思想,发挥教师特长

在学校教研组的建设中,教研组老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能够在科组长的统一带领下,愿意发挥各自的力量去支持学校教研组的建设,要统一思想,勇于担责。科组长能够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科组建设策略,引导发挥团队教师的积极性和特长,多点开花。例如本校地理教研组,有教师在课题和论文、参加教学比赛、研学活动、教学技术、课外活动等方面有优势,那么在教研组建设中,可以发挥以上教师的积极性,辐射和影响本团队的教师,共同提高本教研组的教研水平。

2.2资源的建设与传承

地理知识相对较为分散,知识的获取途径较多,在个人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就需要整合地理教研组的力量,加强对地理教育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名教研组的建设在于资源的整理和应用能力较强,每学年每个备课组都保留了大量的课件资源、试题资源、规划资源等素材,对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总结和教研组内共享,对于教研组的建设和教学成绩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新任年级教师梳理教学思路,节省备课时间,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新的问题。每次使用的增减补充都凝结了团队教师的劳动,因此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好资源。

2.3加强地理教师队伍建设

一个教研组教师的年龄结构比例适中,有利于团队的建设,因此学校在建设教研组团队时要充分考虑。团队建设要发挥好高年龄教师的引路人作用,充分体现中年骨干教师的支撑作用,善于利用新任年轻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多数学校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系列的帮助,例如有学校建设“五个一”工程,师带徒计划,加入名师工作室等措施,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2.4积极参与培训和比赛

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行业,也是需要与外校同行多交流的行业。政府部门组织了命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能力培训、跟岗学习等各种培训活动,在地理教研组建设过程中,需要教师参与各种培训活动,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带回团队进行分享,促进团队教师的能力提升。比赛是最能直接体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教研活动,也是提升教研能力最快的平台。地理原创题比赛、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大赛、研学设计比赛等专业赛事,能够最快的让老师调动所学知识,促进团队的磨合与成长,是加快教研组建设最有效的方式。

2.5地理教研形式的多样化

地理教研活动除了听评课和集体备课以外,可以采用例如开展讲座、报告、研学活动和原创题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和教研参与度。也有部分学校在探索实践地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跨学科教研活动,以期加强学科教研组的建设,提高学科的教研能力。

三、总结

地理新课程改革以后,对教学内容和能力考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理教研组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建设,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对新高考的适应能力。地理教研组的老师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教研组的建设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做出重要的贡献。很多学校的学科教研组意识到目前教研组建设存在各样的问题,都在不断的积极探索教研组建设的途径和教研活动的开展方式,为地理教研组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注:本文系云浮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第一批)课题“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地理教研组建设策略研究”(YF22—096)的研究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