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跨学科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与体育融合下的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探析

周兆凤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55期
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226600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趋势。本文主要就基于跨学科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与体育融合下的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解读教材内容、利用实践活动和生成过程评价的具体建议;旨在通过将小学数学与体育中的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融合在一起,优化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从更加广阔的角度认识双手前抛实心球,培养学生双手前抛实心球训练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跨学科;小学数学;体育;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应该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渗透到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习目标中。由此可见,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开展教学,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在跨学科视域下如何将小学数学与体育学科中的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融合在一起。

一、解读教材内容,探寻学科结点

在跨学科视域下,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时,要注意深入解读教材内容,从中探寻双手前抛实心球与数学学科的结点,由此将小学数学融入到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中。这样,在开展教学时,教师才可以保证教学效率,也才可以更自然地让学生接受双手前抛实心球与数学的融合,从而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培养,拓展学生的认知角度。[1]

例如,在开展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之前,笔者就先进行了教材内容的解读。教材中关于双手前抛实心球技巧的讲解,主要聚焦于动作的表现方面;比如“双手持球在头顶”“尽力向后引球”等等,但是这些的内容相对比较笼统,学生在基于教材内容进行动作练习时,容易动作不标准。于是,笔者就探寻了双手前抛实心球与数学之间的结点——是不是可以尝试把数学中的角度和双手前抛实心球的标准动作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更容易的掌握双手前抛实心球的技巧。于是,在开展教学时,笔者就将其融入到了其中,这样的讲解就有效降低了学生的探究难度,也使学生了解到了双手前抛实心球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促进学生更快掌握双手前抛实心球技能有着积极作用。

二、利用实践活动,丰富直观体验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在跨学科视域下将小学数学与体育中的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融合在一起时,还要注意组织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深入感知数学学科与双手前抛实心球训练融合在一起的益处,进而优化学生的思维意识与训练习惯,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2]

例如,为了促进学生对双手前抛实心球技能的掌握,笔者就组织了实践活动。在本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进行“如何将实心球抛得更远”的探究。在本次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就感受到了双手前抛实心球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实验了当双手在抛球的时候分别在180°、270°之间不同角度时,实心球抛出的力度大小和取得的效果,甚至还绘制了数据表格进行分析。这不仅对提升学生的双手前抛实心球水平有着积极意义,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使学生养成了科学锻炼、用数据练习体育技能的思维意识。

三、生成过程评价,强化思维引导

教师在跨学科视域下将小学数学与体育中的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融合在一起时,还可以通过生成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强化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具体来说,就是指教师通过贯穿整个角度过程的评价,将跨学科思维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将双手前抛实心球训练与数学联系在一起的习惯,优化学生的训练模式。

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双手前抛实心球训练时,笔者就在班级中进行了巡视,并生成了过程性评价。在发现有学生在练习双手前抛实心球技能时,还特意用工具计算了每次不同的力度与球抛出去的距离的表现之后,就对该学生进行了表扬,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训练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提升。教师通过生成过程性评价,及时的、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强化学生将双手前抛实心球与数学学科融合在一起的思维,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综上所述,本文从探寻学科结点、丰富直观体验、强化思维引导三个角度,就基于跨学科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与体育融合下的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将小学数学与体育中的双手前抛实心球教学融合在一起,打破了学生对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固有认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角度,使学生从多维角度感知双手前抛实心球的趣味性,有效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训练中。这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双手前抛实心球水平的提升,对推进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产生了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永珍.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18):41-43.

[2]李新峰.学科融合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4,(20):69-7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