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实践路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传承和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内容研究的学理性不足、运用渠道不全面、融入针对性不够强、教育效果不够明显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深化理论研究、拓展融入渠道、强化特色设计、创新教学方法等实践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新时代;红色文化;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教学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将丰富多彩、富有感染力的红色文化融入其中,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但是,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系统梳理红色文化内涵,如何创新融入方式,如何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新时代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二、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一)内容研究的学理性还不足
目前,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一些研究停留在表层,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时代价值挖掘不够。在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结合方面,缺乏深入的学理性研究。这导致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缺乏理论支撑,融入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足。
另外,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知规律研究不够,难以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机结合[2]。有的融入方式生搬硬套,忽视了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影响了教育效果。
(二)运用渠道尚不全面
当前,红色文化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教育等传统渠道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渠道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覆盖面还不够广。一些重要的教育渠道如专业课程、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未能充分利用,导致红色文化教育存在"孤岛化"现象,难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此外,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渠道的运用还不够充分。许多职业院校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讲座报告为主,对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利用不足,难以满足"Z世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习惯,影响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融入针对性尚不够强
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的教育内容过于宏大、抽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专业学习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同时,对本地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够,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一些职业院校照搬其他地区或普通高校的做法,未能结合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和学校特色开展教育,导致教育内容缺乏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育效果还不够明显
在教育方式上,一些职业院校仍以灌输式、说教式为主,互动性和体验性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这种单向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教育效果。此外,对教育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不够完善。许多职业院校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难以准确把握红色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这导致教育内容和方式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反馈进行及时调整,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深化理论研究,夯实学理基础
要加强对红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深入研究,系统梳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等,挖掘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意义。同时,要加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融合研究,探索二者有机结合的理论依据和实现路径。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深入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价值取向和认知规律,探索适合他们的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可以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需求,为红色文化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二)拓展融入渠道,构建全方位体系
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渠道,构建全方位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除了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外,还要积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红色文化融入专业教育中。如在工科专业中可以介绍新中国工业发展史,在医学专业中可以讲述革命战争年代的卫生事业等。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可以通过设立红色文化主题展览、举办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组织红色文化艺术节等形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寻访红色足迹"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发线上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如制作红色文化微课、开发红色文化AR/VR体验项目、创建红色文化主题公众号等,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提升教育的吸引力。
(三)强化特色设计,提升针对性效果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和方式[3]。如对低年级学生可以侧重爱国主义教育,对高年级学生可以深入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不同专业学生,可以选取与其专业相关的红色人物和事迹进行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突出教育的地域特色。鼓励各职业院校结合所在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和教材,组织特色活动,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还要注重将红色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可以通过对比革命年代与当下的生活,引导学生思考红色精神的当代价值。也可以邀请优秀校友分享如何将红色精神运用于工作实践,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四、结语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将其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虽然当前这一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深化理论研究、拓展融入渠道、强化特色设计、创新教学方法等实践路径,必将推动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重要贡献。在未来的实践中,还需要各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求,不断探索创新,让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郑晓利,刘然.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大学,2022,(33):34-37.
[2]陈春丽,热依拉·艾合买提.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品位·经典,2023,(10):50-52.
[3]谢丽霞,高鹏堂,王冠群,等.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以某职业院校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32):158-160.
[4]李丽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路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24(1):58-60.
项目基金:本论文是2023 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立项编号:ZJGB2023602)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