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红色资源在初中“大思政课”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

李林锁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79期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常新路分校 224100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红色资源在初中“大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这些红色资源对于思政课的价值,阐述了继承与创新的策略,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说明其效果,旨在为提升初中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红色资源;初中“大思政课”;继承;创新

一、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思政课”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具有重要意义。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资源承载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将其融入初中“大思政课”教学中,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二、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内涵与价值

(一)丰富的历史资料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保存了大量关于新四军在盐城地区战斗、生活的历史资料,包括文件、照片、实物等。这些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新四军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抗战的历程,如新四军战士使用过的简陋武器、写满战斗计划的文件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二)伟大的精神财富

新四军在抗战中展现出了铁军精神,包括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英勇无畏的气概等。这些精神财富是思政课教学的宝贵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

(三)深刻的教育意义

这些红色资源为初中思政课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和情境。通过了解新四军的故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来之不易,进而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红色资源在初中“大思政课”教学中的继承策略

(一)融入课堂教学内容

1.历史知识讲解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等相关课程中,详细介绍新四军在盐城的发展历程和战斗事迹。例如,讲解新四军重建军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这一事件对中国抗战局势的重要影响,将新四军的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2.思政课程渗透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将新四军的精神品质与课程内容相融合。比如,在讲解爱国主义时,以新四军战士为了保卫祖国、抗击日寇不惜牺牲生命的事迹为例,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主题班会

定期组织以新四军纪念馆红色资源为主题的班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参观新四军纪念馆的感受,或者介绍新四军的某个英雄事迹,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事迹对自己的启发,通过交流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2.纪念日活动

在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与新四军相关的纪念活动。如组织学生朗诵歌颂新四军的诗歌、表演反映新四军战斗场景的短剧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三)建设校园红色文化

1.文化长廊展示

在校园内建设文化长廊,展示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可以按照新四军的发展历程、重要战役、英雄人物等板块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随时能够接触到这些红色文化,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2.校园广播宣传

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关于新四军的故事、歌曲等。例如,播放《新四军军歌》,并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内涵,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新四军的精神风貌,增强红色文化对学生的感染力。

四、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红色资源在初中“大思政课”教学中的创新策略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1.虚拟现实(VR)体验

利用 VR 技术创建新四军战斗场景的虚拟体验。学生可以通过佩戴 VR 设备,仿佛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到新四军的战斗中,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新四军战士的英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新四军的历史和精神。

2.在线展览与讲解

建立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在线展览平台,通过网络展示馆内的文物、资料,并配有专业的讲解音频或视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线参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可以利用在线平台开展互动讨论,拓展教学的时空范围。

(二)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1.实地调研与采访

组织学生到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采访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周边的老居民等,了解更多关于新四军的故事和细节。学生可以将调研结果整理成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种实践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2.红色文化创意设计

开展红色文化创意设计活动,如设计以新四军为主题的海报、文创产品等。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将新四军的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在实践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跨学科融合教学

1.与语文写作结合

在语文写作课程中,以新四军纪念馆为题材,要求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等。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参观新四军纪念馆后的感悟,或者以“新四军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启示”为主题写议论文,通过写作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深度,同时将语文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2.与美术绘画结合

在美术课程中,引导学生创作以新四军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可以是描绘新四军战斗场景的油画、展现新四军战士形象的素描等,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感受新四军的魅力,将美术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红色文化的艺术表现力。

五、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初中开展了以“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红色资源在思政课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涉及初一到初三多个班级,涵盖了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语文、美术等多个学科。

(二)实施过程

1.课堂教学融合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在讲解“维护国家利益”一课时,播放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中关于新四军战士为了保卫家乡、抗击日寇而英勇战斗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讨论新四军战士是如何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学生分组制作关于新四军在盐城发展历程的手抄报,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2.实践活动开展

学校组织学生到新四军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学生通过采访纪念馆工作人员和当地老人,了解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故事。回到学校后,学生在语文写作课上,以自己的参观经历和采访内容为素材,写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美术课上,学生创作的以新四军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在学校展览厅展出,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

3.现代技术应用

利用 VR 设备,在学校的科技活动周中,让学生体验新四军的战斗场景。学生们在体验后纷纷表示对新四军的艰苦战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通过在线展览平台,深入了解新四军纪念馆的馆藏文物和历史资料,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三)效果评估

1.学生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发现,学生对这种将新四军纪念馆红色资源融入教学的方式非常感兴趣。他们表示在学习过程中,对新四军的历史和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增强,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2.教师评价

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跨学科的融合教学也让不同学科的教师有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3.成绩提升

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在思政课相关知识点的考查中,学生的得分率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在涉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等内容的题目上,学生的回答更加准确和深入,表明他们对这些知识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六、结论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的红色资源为初中“大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通过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融入课堂教学、开展主题活动、建设校园文化等,以及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探究和跨学科融合教学等策略,可以更好地将这些红色资源融入教学中,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让红色基因在新一代青少年中传承和发扬光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些策略,以适应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树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4]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S].

[5]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官方资料及相关研究文献.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重点课题“依托革命纪念馆资源的初中“大思政课”教学创新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b/2024/03/298]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