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长春市红色文化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构建路径研究
——以民办高校视觉传达类专业为例
摘要: 本文以长春市红色文化为依托,探讨民办高校视觉传达类专业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路径。分析长春市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与价值,阐述网络思政教育在民办高校视觉传达专业中的重要性,提出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于网络平台、创新教育方式、培养专业教师队伍等具体构建路径,以提升民办高校视觉传达类专业学生的思政素养和专业素养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长春市红色文化;民办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网络思政教育
一、引言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至关重要。对于民办高校视觉传达类专业而言,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教育有着独特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将长春市红色文化融入民办高校视觉传达类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二、长春市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一)长春市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
长春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包括伪满皇宫博物院等反映日本侵略历史的遗迹,这些地方见证了长春人民在苦难时期的坚韧。还有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它生动展示了东北人民不屈的抗日斗争。此外,长春还有众多革命烈士纪念地,这些都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二)长春市红色文化的价值
1. 历史价值
长春市红色文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长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为后人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2. 教育价值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于大学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3. 艺术价值
从视觉传达专业角度来看,长春市红色文化中的建筑、文物、历史图像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元素可以为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和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三、民办高校视觉传达类专业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逐渐向网络转移。在民办高校视觉传达类专业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契合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使思政教育更具时效性和吸引力。
(二)培养专业素养与思政素养融合的人才
视觉传达专业学生需要有敏锐的视觉感知和创新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网络思政教育能够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进行视觉设计创作时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提升作品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三)增强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民办高校学生有其自身特点,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利用长春市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视觉传达专业特色,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方案,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四、基于长春市红色文化的民办高校视觉传达类专业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构建路径
(一)整合长春市红色文化资源于网络教育平台
1. 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
收集长春市红色文化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包括革命遗址介绍、烈士事迹、历史文献等,将这些资料数字化后分类存储在数据库中。同时,邀请专家对这些资料进行解读和标注,方便学生查询和学习。
2. 打造红色文化网络课程
结合视觉传达专业特点,开发以长春市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网络思政课程。课程内容可以包括红色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何将红色文化元素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等。通过动画、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建设红色文化虚拟展厅
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创建长春市红色文化虚拟展厅。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虚拟展厅,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的氛围,如参观伪满皇宫的虚拟复原场景、观看东北抗日联军战斗场景的虚拟再现等。
(二)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方式
1. 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网络竞赛
举办以长春市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视觉传达设计竞赛,如海报设计、网页设计等。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竞赛信息和要求,学生在线提交作品。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同时在竞赛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如对作品所体现的红色文化内涵进行评价。
2. 组织红色文化网络直播活动
邀请专家学者、革命先辈或其后代进行网络直播,讲述长春市红色文化的故事和背后的历史意义。在直播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学生可以提问、留言,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同时,也可以邀请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在直播中讲解如何将直播中的红色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中。
3. 进行红色文化主题的网络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网络社会实践活动,如对长春市红色文化的网络宣传推广。学生可以通过制作短视频、设计网络宣传海报等方式,将长春市红色文化传播出去。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三)培养专业的网络思政教育教师队伍
1. 加强教师红色文化素养培训
组织民办高校视觉传达类专业教师参加长春市红色文化培训课程,包括参观红色文化遗址、聆听专家讲座等。让教师深入了解长春市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2. 提高教师网络教育技术能力
开展网络教育技术培训,使教师掌握网络课程开发、网络直播、虚拟展厅建设等相关技术。鼓励教师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思政教育中,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质量。
3. 建立教师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激励机制
对在教学中有效将长春市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在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教师给予奖励,如教学成果奖励、职称晋升优先等,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思政教育改革。
五、结论
通过构建此类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可以充分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和培养专业教师队伍等路径相互配合,将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创新能力的视觉传达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和专业开展类似的思政教育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1]王志清.网络思政视域下地方高校红色文化协同育人体系研究[N].安徽科技报,2024-10-30(013).
[2]杜璐.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径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4,(17):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