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媒体融合下新媒体竖版短视频制作的思考

闫芳芳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88期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21000

摘要:在数字化时代,媒体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信息的生产、分发和消费方式。新媒体竖版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迅速崛起,成为吸引用户注意力的重要平台。这种视频格式不仅适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消费习惯,而且在叙事方式、视觉表现和互动性上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本文将探讨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媒体竖版短视频制作的新机遇与挑战,分析其在内容创新、技术应用和形式创新等方面的策略,并展望其在未来媒体生态中的发展趋势。我们将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出发,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竖版短视频这一媒介,以实现更有效的信息传播和更深刻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媒体融合;竖版短视频;新媒体;创作策略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在这样的背景下,竖版短视频凭借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和观看体验,已经成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与娱乐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旨在探讨竖版短视频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所展现出的新制作特点,并分析其与传统横屏视频在形式上的差异。文章还将进一步讨论如何通过运用创新思维和技术应用来增强竖版短视频的吸引力以及传播效果,从而促进其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竖版短视频的兴起与特点

1.1竖版短视频的兴起背景

竖版短视频的兴起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密切相关。随着用户对随时随地浏览内容、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需求增加,长视频在内容结构和时长等方面量级较重,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随时随地性。移动终端的纵向设计,使得传统横屏视频在移动终端的观看和操作中存在诸多不便,竖屏视频因此应运而生,填补了长视频、横屏视频在移动媒介时代的时间、空间上的空缺。此外,竖屏视频的兴起也与用户观看习惯的变化有关。人们在移动设备上观看视频时,更倾向于保持手机的纵向握持姿势,这种姿势更加舒适,也更符合日常使用手机的习惯。竖屏视频新闻还带来了极其便利流畅的互动体验,如点赞、切换以及截图等动作仅需单手即可完成,非常便捷。

1.2竖版短视频与传统横屏视频的差异

竖版短视频与传统横屏视频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首先,竖屏视频更符合用户观看习惯,适合懒人操作,不需要经常反转手机,不会丢失屏幕的大部分视野。其次,竖屏视频便于突出拍摄主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利于聚焦用户兴趣点,更适合人物和品牌的推广宣传。然而,竖屏视频对拍摄难度要求较高,因为屏幕宽度的限制,竖屏格式更适合呈现简单的场面和特定的对象,面对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层次丰富的场景表现上有局限性。相比之下,横屏视频画面展示内容更大,可以展示更多镜头信息,适合电视剧电影的观看体验,视野大,可以将影视作品放在移动端观看。但是,横屏视频在设备适配性上表现较差,易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1.3竖版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分析

竖版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分析可以从其适应移动设备使用习惯、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内容互动性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

首先,竖版短视频的兴起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它顺应了用户随时随地浏览内容、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需求。与传统横屏视频相比,竖屏视频在移动设备上的观看更为便捷,用户无需旋转手机即可观看,这种设计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科学研究显示,智能手机用户约94%的时间都是垂直手持设备,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竖屏视频在移动端的便利性。

其次,竖屏视频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由于竖屏视频能够填满整个手机屏幕,没有多余的留白或空间分散用户的注意力,因此能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此外,竖屏视频便于突出拍摄主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尤其是人物特写时,可以放大细节,使观众感受到更强烈的情感连接。

在内容互动性方面,竖屏视频广告的播放完成率和点击率通常高于横屏视频。例如,Snapchat的统计数据显示,竖屏广告的播放完成率比横屏广告高出9倍,视觉注意力高出2倍。同时,竖屏广告点击率比横版高1.44倍,互动效果提升41%。这些数据表明,竖屏视频在广告转化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更有效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二、竖版短视频的制作挑战

2.1内容创作的挑战

在内容创作方面,竖版短视频面临着如何适应用户习惯和生理特点的挑战。由于人的眼睛是横向生长的,人们习惯于水平视野,因此竖屏视频需要适应这一长期形成的习惯。同时,竖屏短视频的画面空间容易被一两个主体填满,可能会造成眼睛不适,引发幽闭恐惧症。此外,竖屏视频在叙事上存在局限,它更适合展现简单、少数的主体对象和微观场面,而不擅长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宏观场面。因此,创作者需要打破传统的叙事思维,重新构建全新的竖屏构图和叙事理论体系。

2.2技术应用的挑战

在技术应用方面,竖版短视频的制作同样面临挑战。传统拍摄设备与竖屏短视频拍摄的不匹配是首要问题,需要加快研发和创新竖屏摄像机,改造升级固定竖置摄像机云台,全面提升相关硬件设备配套。软件方面,需要全面优化和升级软件设备参数,使其更加适应手机竖屏设计和展示,为手机用户带来更舒适的观看体验。此外,播放器的兼容性问题也是一个技术挑战,主流播放器都使用宽屏播放器,而竖屏格式产生后,出现了与传统播放器不兼容的现象,导致视频被严重压缩、影像被缩小、巨幅黑边等问题的出现。

2.3用户行为习惯的适应性挑战

首先,竖版短视频需要适应用户习惯于横向观看视频的生理和视觉特性。由于人的眼睛是横向生长的,人们更习惯于水平移动视线,这使得竖屏视频在适应用户的生理习惯上存在一定的挑战。人眼的垂直视野没有水平视野开阔,且在观看竖屏视频时,画面空间容易被一两个主体填满,可能会造成眼睛不适,引发幽闭恐惧症。

其次,竖屏视频与传统播放器的兼容性问题也是一个挑战。主流播放器大多使用宽屏播放器,而竖屏视频的出现导致了与传统播放器不兼容的现象,如视频被压缩、影像被缩小、出现巨幅黑边等问题。

再者,竖屏视频的叙事框架与宽屏视频不同,这要求创作者打破传统的叙事思维,重新构建全新的竖屏构图和叙事理论体系。竖屏画面视野狭长,中心画面只能展现简单、少数的主体对象和微观场面,并不能像宽屏那样展现开阔的视野、纵深的层次感和广泛的主体对象等宏观场面。

此外,竖屏视频的制作设备与技术也需要适应这一新格式。传统拍摄设备与竖屏短视频拍摄的不匹配,需要加快研发和创新竖屏摄像机,改造升级固定竖置摄像机云台,全面提升相关硬件设备配套。

最后,竖屏视频更适应个人视频时代,用户需要便捷的收看方式、快速的信息获取和直观的视觉消遣。竖屏短视频的拍摄会尽量让前景前置,紧紧框住最重要的主体进行快速拍摄,只要突出重点即可,这也使得人人都可以参与、人人都可以拍摄。

竖版短视频在适应用户行为习惯上面临着生理视觉特性、播放器兼容性、叙事框架重构、制作设备技术升级以及个人视频时代适应性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要求制作者在技术水平、思维逻辑、创新能力等整体素养上都更上一层楼,大胆尝试,突破藩篱,不断革新。

三、竖版短视频的创新制作策略

3.1内容创新

(1)紧跟用户需求:根据CSM发布的2023年短视频用户价值调研报告,超过八成的用户通过观看短视频获取实用资讯及技能,这表明“有用”的内容已成为用户观看的主要动机。因此,竖版短视频的内容创作需要聚焦于用户的实际需求,如提供生活技巧、知识科普等实用信息,以满足用户对于生活增效和情绪价值的需求。

(2)把握热点话题:热点话题能够迅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提升视频的时效性和关注度。当前热点频发,新闻、财经、军事等内容的用户喜爱占比提升明显,较2022年增幅均超35%。竖版短视频可以通过快速响应社会热点,结合时事新闻,制作相关主题内容,以增强视频的吸引力。

(3)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传统文化类内容在竖版短视频中占据用户偏好的首位,用户占比为43.0%。这要求制作者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将其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创作出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的竖版短视频内容。

(4)旅游与读书类内容的创新:旅游和读书类内容能够吸引不同圈层用户群体关注,通过短视频的传播、连接,打通线上线下链路,内容的转化及辐射能力突显。制作者可以围绕旅游目的地特色风景、文化及美食,以及读书类内容,创作出具有吸引力的竖版短视频。

(5)创意构思与社会热点的融合:在竖屏时代下,短视频的创意构思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挖掘主题,寻找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同时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文化趋势和受众需求,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创意构思中。

(6)内容轻量化与私人亲密的观看体验:竖屏视频新闻的内容轻量化和私人亲密的观看体验是其特点之一。竖屏视频新闻以个人为中心展开叙事,放大个体在屏幕中的占比,加之人眼与手机的近距离视角,让观众产生一种与新闻主体一对一近距离交流的错觉。这种体验可以被应用到竖版短视频中,通过突出个体特征和情感表达,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竖版短视频的内容创新需要紧密结合用户需求和热点话题,通过提供实用信息、把握时事热点、挖掘传统文化、创新旅游与读书类内容,以及融合创意构思和社会热点,以提升视频的吸引力和传播效果。

3.2技术创新

(1)5G技术的应用:5G技术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数的特点,为竖版短视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5G网络的大带宽能够满足8K VR视频分辨率的高清画质体验,同时5G网络的低时延特性消除了VR视频观看中的眩晕感,使得用户体验更加流畅和真实。此外,5G网络的高并发、大流量特性,为VR视频直播/点播提供了稳定的网络环境,降低了网络负载,保障了用户体验。

(2)VR视频技术的发展:VR视频技术通过动态环境建模、实时三维图形生成等技术,构造了一个仿真现实的三维模拟环境,为用户提供了高度主观真实的感官体验。在竖版短视频中,VR技术的应用使得内容呈现方式更加沉浸化,提供了360°全景体验,增强了用户的沉浸感和互动性。

(3)3DoF与6DoF技术:3DoF(三个自由度)和6DoF(六个自由度)技术的应用,让用户在观看VR视频时能够更加自由地与内容互动。3DoF允许用户在任何方向自由地观看节目素材,而6DoF则进一步允许用户在物理空间内任何位置、任何方向自由地观看节目素材,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互动体验。

(4)全息媒体短视频:全息媒体短视频通过VR、AR、MR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全息化、富媒化的观看体验。这种技术使得主流媒体对于视频内容的呈现,实现了从传统的电视媒体镜框到四维立体的全面展示的进步,并具有360°沉浸式的全景体验。

(5)内容创新方向:5G条件下,短视频的内容创新将向着沉浸化、互动化、精致化、智联化等方向迈进。5G技术将助力短视频更好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更广泛、更精彩的应用新场景。

3.3形式创新

竖版短视频的创新制作策略中,形式创新是关键,它涉及到竖版视频的叙事结构和视觉表现的探索。以下是形式创新的几个关键点:

(1)叙事结构的创新:竖版视频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人物形象扁平化、情节叙事快节奏化以及叙事空间模糊化的特点。这种叙事方式要求创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单元式结构形成快节奏、高密度叙事,适应用户碎片化的观看需求。因此,竖版视频需要在叙事上追求紧凑和直接,快速引入冲突和高潮,以保持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

(2)视觉表现的创新:竖版视频在视觉表现上,由于画幅比例的差异,需要将画面的重点集中在一个对象上,常用近景、特写镜头,通过放大主体细节来更深入地刻画对象。这种视觉表现方式使得主体画面更加突出,有效地把观众注意力吸引到竖屏展示的主体上来,使得画面信息更为集中。

(3)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竖版视频的艺术创作策略强调内容的优质化,制作平台应该发掘与创造适合运用竖屏格式表达的题材,丰富作品种类与形态,将内容成为竖屏视频的强项。同时,也需要体现视听语言的艺术性,借鉴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画的竖轴构图,运用于视频拍摄中,提升画面的艺术表现力。

(4)互动性的增强:在构划竖屏视频的内容创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受众需求的互动性要素。增强互动性能够使受众在观看过程中更加有效提高参与度,并进一步激发阅读、欣赏兴趣从而产生更多的共情、共鸣。

(5)纵深空间感的创新:由于竖屏视频在展现纵深空间感方面明显处于下风,创作者需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改变创作方法,并重新挖掘适合竖式垂直构图的叙事手段。这种构图方式适合展现具有纵向运动趋势的动感画面,为叙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竖版短视频的形式创新要求创作者在叙事结构和视觉表现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以适应竖屏视频的特点和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丰富和吸引人的内容。

四、结语

通过对媒体融合下新媒体竖版短视频制作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之中。竖版短视频以其适应移动互联网用户习惯、提供沉浸式观看体验和增强内容互动性等优势,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力量。同时,它也面临着内容创作、技术应用和形式创新等方面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制作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和用户需求。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用户行为的不断演变,新媒体竖版短视频有望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为信息传播和社会交流开辟新的可能性。本文的探讨旨在为业界和学界提供参考,共同推动新媒体竖版短视频的健康发展,实现更高效、更创新、更有影响力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布林,李佳艺.基于短视频平台的数字意识形态风险及应对策略[J/OL].临沂大学学报,1-12[2024-11-17].

[2]代同亮.双元知识搜索对新型职业农民绿色生产行为影响研究——基于短视频刷屏知识传递情境的分析[J/OL].价格理论与实践,1-5[2024-11-17].

[3]陈雨昕,黄峥.主流媒体抖音号杭州亚运会短视频传播策略[J].新闻世界,2024,(11):44-46.

[4]谷艺萌,师榕培.陕西乡村文化短视频的有效传播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新闻世界,2024,(11):64-6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