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变革对经济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需求。本文基于数字化背景,通过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及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并结合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与BOPPPS六环节教学模式,构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教学模式。研究采用混合方法验证了所提模式的有效性,以期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经济学原理;教学改革
1. 引言
在信息技术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变革的背景下,传统《经济学原理》课程的理论讲授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对实践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经济学理论,还具备应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实践能力。然而,现行教学模式在培养这种能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已成为经济学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通过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数字化转型对经济学教育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正在深刻影响经济学教育,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到教学方式,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创新。经济学课程需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帮助学生理解现代经济现象并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成果导向教育(OBE)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增强其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BOPPPS六环节教学模式,通过目标设定、参与式学习和课堂反馈等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成效。例如,在课堂中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增强学生对经济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结合这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3. 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策略
3.1 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
《经济学原理》课程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将数字化技术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例如增设数据经济学、区块链经济等模块,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数据分析能力。此外,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可以使学生既掌握经济学理论,又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为课程内容的设计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评估课程改革效果时,可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项目表现及课堂反馈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分析。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翻转课堂通过课前自学和课堂互动,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使课堂时间更多用于深入讨论和问题解决。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真实案例的分析与解决,能够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BOPPPS教学法通过一系列清晰的教学步骤,包括导入、目标设定、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习兴趣;目标设定环节明确学习成果,使学生理解学习目标;前测可评估学生的初始理解水平;参与式学习环节通过案例分析或分组讨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后测帮助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总结环节则对知识进行巩固与升华。此外,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现代技术,可以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
3.3 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
实践教学是经济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升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经济情境的能力。校企合作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与企业合作,将真实的经济案例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中,提升其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模拟仿真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虚拟的实践平台,使他们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市场分析与经济预测,从而培养经济决策与分析能力。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教师可以实时评估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表现,并根据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3.4 评价体系的改革
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成长,因此评价体系需要进行多元化改革。新的评价体系不仅要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考察其数据分析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合作与创新能力。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可以帮助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工具,教师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并为教学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在线评估、学习分析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更加动态和个性化的评价,这将有助于实现评价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4.结论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经济学原理》课程需要在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通过结合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与竞争力。同时,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并积累实践经验,从而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是培养既具备扎实经济学基础,又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应对未来复杂经济环境的挑战。未来的教学改革应持续关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注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与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金波,李会军,肖凤华.“新文科”视域下高校经济学专业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策略[J/OL].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11[2024-11-03].
[2]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发展机遇[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01):5-15.
[3]王思霓.数字经济背景下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及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04):36-42+20.
[4]许桂华.基于OBE教学模式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17,(24):82-84.
作者简介:李居英(1989年2月),女,汉,江西省宜春市人,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
基金或课题项目:1、2023年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校级课题: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编号:JXYKJG-23-36);
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度项目:“新商科”背景下跨境电商专业集群建设研究(编号:JC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