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主要特征

夏梦佳
  
富网媒体号
2024年296期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涞水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4100

摘要: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提升阅读能力为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文本。本文探讨了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主要特征,包括趣味性、渐进性、情境化、合作性以及多样化评价等方面,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实施策略。任务群的构建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低年级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良好习惯,同时倡导整本书阅读任务的实施,以此为学生搭建更为系统和有序的阅读框架。在此背景下,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作为实现新课程标准目标的重要教学形式,值得深入讨论。

一、新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

新课标为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指明了方向,强调通过系统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并发展综合语言能力。在第一学段(1-2年级)的“阅读与鉴赏”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尝试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并以个人喜爱的方式分享阅读成果。通过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设计,能够将阅读内容分层次、系统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培养其预测、联结和提问等阅读策略。在此过程中,强调通过故事会、角色扮演等形式分享阅读心得,深化阅读理解,助力学生在愉悦的阅读实践中积累语言、拓展思维,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主要特征

(一)趣味性

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因此任务群的设计需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共工触山》《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奇幻的想象吸引学生,激发其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而《神奇的校车》系列则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富有创造力的情节,让学生在轻松阅读中学习科学知识。通过这些趣味性内容,任务群可设计角色扮演、图画创作等活动,让学生与文本互动,增强阅读体验。这种趣味性特征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帮助其在阅读中收获知识和想象力的成长。

(二)渐进性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逐步发展进步的,因此任务群的设计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由浅入深的逐步推进。初期选择图文并茂的绘本,帮助学生通过图片理解故事情节;随着能力提升,逐步过渡到文字比例较高的简单故事书,培养学生的段落阅读与基本理解能力。在任务设计上,从词汇认读、句子朗读逐步发展到段落提取和主题概括,同时加入思考性任务,如简单的情节推测或问题讨论。这种渐进性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仅能帮助其逐步积累阅读经验,还能增强阅读自信,为更高年级的深入阅读奠定坚实基础。

(三)情境化

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情境化特征旨在将阅读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文本。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如模拟家庭日常、校园活动或自然探险,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体会故事内容和角色情感。例如,在阅读有关动植物的书籍时,安排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联想到书中的情节;在学习传统故事时,设计民俗节日场景,如布置小型庙会或节庆道具,帮助学生感受文化氛围。这种情境化设计不仅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互动性,还能培养学生将阅读与实际生活结合的能力,使阅读体验更加生动具体、富有意义。

(四)合作性

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合作性体现在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促进阅读能力的共同提升。例如,在小组共读中,学生分组讨论书中的人物、情节或主题,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在故事改编中,各组分工创作不同的情节片段,并最终将其串联为完整故事,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此外,亲子共读也是一种重要形式,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在互动中也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合作性活动,学生不仅能加深对书籍内容的认知,还能锻炼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建立积极的阅读态度。

三、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实施策略

(一)阅读任务的内容选择与技能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整本书阅读内容的书目选择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偏好和语言发展水平,提供多样化的书目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要[1]。阅读任务设计需逐步提升阅读技能。初级阶段可围绕简单的词汇认读和插图理解展开,通过看图说话讲述故事情节或寻找书中的关键词,让学生逐步建立对文本的基本认知。中级阶段则可以引入段落阅读和简单的情节分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精读,关注人物、情节和主题,并尝试在阅读文本中标记重要内容。高级阶段可以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书,完成书后任务,如复述故事或设计与书相关的手工活动等,以进一步培养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

(二)构建趣味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文本

低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因此阅读活动需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体验文本内容。例如,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根据书中情节选择角色,并设计语言和动作进行表演,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感与冲突[2]。教师还可以结合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引导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设计书中的情节画面或制作相关道具。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表达能力,激发创造力。在活动中融入小组合作和讨论环节,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趣味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爱上阅读,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更深层次理解和情感共鸣。

(三)多维度评价阅读过程与成果,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在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实施中,评价需要兼顾学生阅读过程的表现和阅读成果。多维度的评价能鼓励学生持续投入阅读,帮助其逐步建立自我反思和改进的能力,为阅读兴趣的长久培养奠定基础。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如观察学生的阅读态度、批注记录以及课堂讨论参与情况,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标注精彩段落、记录疑问,并通过课堂分享展示其阅读思考[3]。其次,成果性评价可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如绘制故事情节图、口头复述故事、书写读后感或设计相关手工作品,全面展现学生的理解和创造力。再次,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及家长评价,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反馈。通过表扬积极表现和分享改进建议,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和成长动力。

总结:

整本书阅读任务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提供了系统化和多样化的实践路径,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综合语言能力。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有效连接了课内外阅读,将学生的阅读体验与语言积累、思维发展相结合,为其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通过深化研究和实践,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必将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学生构建终身受益的阅读品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任瑾.小学第二学段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设计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24.

[2]陈玉萍.新课标视角下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4,(14):20-23.

[3]南红云.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学习任务群的创设——以《草船借箭》教学为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8):82-84.

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低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实施策略》(课题编号:2402069)系列成果之一。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