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小衔接视角下孩子时间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分析与探索

周丽
  
富网媒体号
2024年305期
瓮安三小

摘要:幼小衔接是孩子可否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关键。其中,时间管理能力属于关键的必备能力之一,对孩子升入小学后的学习表现影响较大。考虑到孩子较为不足的认知能力,教师在幼小衔接阶段引导孩子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时,应当以孩子心理学理论为依托,明确时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以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潜移默化地带动更多孩子基于自身情况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为此,幼儿园教师应当更加清晰地从幼小衔接视角出发审视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以便从理论层面出发,指导后续选取有效途径促进该能力发展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育;时间管理;能力提升

引言: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在幼小衔接阶段至关重要,幼儿处在较为早期的身心成长阶段,难以自主理解抽象的时间与时间观念,因而难以在时间管理能力提升方面自行取得相应的成果。为此,幼儿园教师应当正确认知该能力在幼小衔接阶段的重要性,从孩子的实际表现及需求出发加强引导,帮助孩子更加有效地提升该能力,以适应小学教育阶段的日常生活节奏。

一、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为求在幼小衔接视角下促进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提升,幼儿园教师应当优先从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作用和偏弱原因两方面出发,对相关的各项内涵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为后续分析指出明确的方向。一方面是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作用。根据幼教指导纲要可以得知,教师应当逐步引导 孩子熟悉并掌握自我管理,而时间管理正是自我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其中的时间管理能力较为关键,可以帮助孩子熟悉时间安排方式,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另一方面是孩子时间管理能力偏弱的原因。一是孩子处在较为早期的成长阶段,本身对时间缺乏概念。二是家长过度干涉和把控幼儿生活,孩子难以获得自主尝试空间。

二、幼小衔接视角下孩子时间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分析与探索

在幼小衔接阶段,即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期,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适应学校生活,还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地从幼小衔接视角出发帮助孩子提升时间管理能力时,幼儿园教师应当优先把握处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对时间的实际管理能力,以便实事求是地选取更加科学的途径予以践行。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从下述几个维度出发选取有效突进促进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提升: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孩子感知时间,借助绘本故事增强时间管理教育,基于良好习惯养成促进时间管理,引导家长重视时间管理能力培养,联动家长耐心引导孩子管理时间等。

(一)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孩子感知时间

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孩子感知时间是一种既有趣又有效的方法。游戏不仅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能让他们在玩乐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掌握时间管理的技能。在时间管理方面,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不少孩子因为缺少时间掌控和管理能力,在小学学习中遭遇不适应或跟不上的情况[1]。一般而言,大班幼儿才可以初步掌握整点、半点和日历的相关知识,同时对其的感知认知尚不深入。因而教师在幼小衔接下帮助孩子提升时间管理能力时,可以设计并开展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帮助孩子在反复感知中充分熟悉时间的概念,为时间管理能力提升提供支持。教师可以围绕一分钟时间,组织孩子在一分钟内参与比赛游戏,帮助孩子感知时间。例如,时间接力赛游戏:将孩子分成小组,每组成员依次完成一个小任务,如跳绳10次、跑一圈等,最后看哪一组最先完成所有任务。

(二)借助绘本故事增强时间管理教育

借助绘本故事增强时间管理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绘本不仅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能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插图传达复杂的时间管理概念。对于孩子而言,绘本故事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因而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与时间观念相关的绘本故事,引导孩子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同步受到良好的时间概念熏陶,为其时间管理能力的提升带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慌张先生》或《谁偷走了我的时间》等绘本讲述与时间相关的故事,一方面满足孩子对听故事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故事中夹带时间观念相关的要素,带动更多孩子主动地熟悉时间观念,提升时间管理能力。同时,选择那些主题与时间管理相关的绘本,如《时间管理小熊》:通过小熊的一天,展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各项任务;《小猪忙忙碌碌的一天》:小猪通过合理规划时间,完成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展示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三)基于良好习惯养成促进时间管理

良好的习惯是时间管理的基础。通过养成一系列积极的习惯,孩子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拥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对其将来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有很重要的影响[2]。而孩子对抽象的时间管理能力缺乏认知,需要教师从良好时间管理习惯养成的角度出发,帮助孩子在实践中熟悉时间观念,培养管理时间的良好习惯,自然而然地在时间管理能力方面取得发展。为此,教师可以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强调经过的时间,同时引导孩子自发管理时间,帮助孩子培养习惯,促进其时间管理能力的提升。如与孩子一起制定每日任务清单,列出需要完成的事项,并逐项勾选完成。

(四)引导家长重视时间管理能力培养

引导家长重视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孩子处在早期成长阶段,对于家长仍然较为依赖,因而教师不仅需要在幼儿园教育活动方面增强引导与支持,同时还应当敦促家长对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提升引起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同步开展时间管理教育。考虑到幼儿习惯于模仿家长,教师还应同时敦促家长在时间管理上做足榜样,带动孩子在模仿家长良好表现的过程中完成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跟进家长在家庭环境下的时间管理教育状况,为家长提供必要的专业教育学理论支持。

(五)联动家长耐心引导孩子管理时间

联动家长耐心引导孩子管理时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孩子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帮助孩子建立对时间的认知,培养其对时间的感知,进而使其建立时间观念较为关键[3]。而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相对依赖家长,同时需要在家庭环境度过较多的时间,家长的指导与参与同样较为关键。因而教师应当联动孩子家长,围绕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引导孩子自发通过在幼儿园教育中掌握的时间观念管理时间,推动孩子在实际应用时间管理能力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应用思路与方向,更好地提升该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是串联幼儿园教育阶段和小学教育阶段的关键时期,不仅可以影响到孩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成长情况,同时还可以直观作用于幼儿升入小学后的学习发展表现。因而幼儿园教师应当对此引起重视,确保孩子可以有序地完成各项基础能力的提升,更好地适应后续的小学学习生活。在各项能力之中,时间管理能力尤为关键,对孩子的小学学习影响较大。对此,幼儿园教师应当从幼小衔接的视角出发,审视孩子当前的时间管理能力表现,联动家长选取有效的途径,帮助孩子基于自身现状培养和提升时间管理能力,适应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曾馨亿.共育时间之乐,点燃兴趣火花——家园共育下幼小衔接段幼儿时间管理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22):42-44.

[2]高艳婷,林香兰.以自主签到活动提升大班幼儿时间管理能力[J].福建教育,2023,(42):51-52.

[3]田丽霞.幼小衔接中通过家园合作完善幼儿时间管理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1):134-13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