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探究

苏芸瑶
  
富网媒体号
2024年314期
昆山高新区美陆小学附属幼儿园 215300

摘要:绘本是一种集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图画书。它是由图画和文字两种形式组成的,它以精炼的文字语言,来传递故事中的主题思想,所以能给孩子们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绘本对幼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展开研究。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有效性

笔者认为在幼儿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方面,绘本更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在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认知发展需求,还对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一定帮助。因此,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精心选择绘本,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绘本的选择,是绘本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精心选择绘本,才能让幼儿爱上阅读,在阅读中体会乐趣。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需求;其次,要贴近幼儿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幼儿共鸣;最后,要贴近幼儿心理发展特征。比如在给孩子们讲述“我爸爸”这个故事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想象一下自己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然后结合绘本内容给孩子们讲故事,比如“我的爸爸是超人、小黑鱼”等等。同时要注意在选择绘本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选择。比如小班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简单、重复的小故事;中班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情节生动、趣味性强的绘本;大班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情节曲折有趣的绘本,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精心选择绘本,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1]。

二、合理设计环节,丰富幼儿阅读体验

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不同的绘本故事。在设计环节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选择适合他们的绘本故事。在设计环节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首先,根据故事内容的发展,确定幼儿的学习目标;其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再次,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游戏环节;最后,根据教学环节设计延伸活动。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获得能力上的提升和情感上的体验。例如:在“小猫钓鱼”这一绘本故事中,小猫第一次钓鱼时没有钓到鱼,他又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直到第六次才钓到一条大鱼。那么教师在给幼儿讲解这则故事时,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比如:你觉得小猫第五次钓鱼时会是什么样呢?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问,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师要合理设计环节,来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幼儿阅读积极性

绘本是一种图文结合的图画书,文字和图画的搭配组合,使其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于绘本中的文字内容难以理解。为了提高幼儿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声音、文字结合起来,来呈现出一个更真实、更生动的故事场景,以此来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小狼请客”这一绘本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故事发生时的场景展现出来,使幼儿能够通过视觉上的冲击来感知故事内容。接着再让幼儿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场景进行描述。这样既可以让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还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小狼请客的视频片段。通过这些视频片段,既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又能让他们对小狼进行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相关故事音频放入多媒体中让幼儿听故事或者跟读故事,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运用游戏教学,增强幼儿阅读兴趣

绘本的趣味性较强,所以为了增强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来提高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所谓游戏教学法,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本具有很强教育意义的绘本,它讲述了祖孙情深故事,展现爱与智慧力量。在阅读这个故事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幼儿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抢椅子”游戏来提高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准备5把椅子和1把椅子,然后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抢椅子游戏。这种游戏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增强幼儿之间的竞争意识。同时在这种有趣的游戏中,幼儿还能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这也符合了绘本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的原则[2]。

五、组织亲子阅读,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在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时,父母也可以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让他们和孩子一起沉浸在绘本的世界里,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绘本时,家长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和孩子进行互动,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例如,在“我爸爸”这本绘本故事中,主要讲述了孩子在与爸爸的交往中更能学会勇敢、责任、坚强等等重要品质,这都有利于宝贝形成完整的人格。通过阅读这本绘本故事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如果是自己遇到这样的困难,会如何解决?自己有什么办法帮助家人?等一系列问题。然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想法。例如:“我爸爸在照顾我们一家人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他都一一解决了。”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了解到爸爸在照顾家人时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爸爸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帮助,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组织亲子阅读活动,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

幼儿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时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善于抓住绘本故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幼儿自主阅读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开展讨论活动,让他们在讨论中发现绘本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去阅读绘本。

参考文献

[1]周静.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自主阅读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格言(校园版),2022(33):47-49.

[2]李红丽.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儿童绘本,2022(43):0063 -0065.

[3]李霜.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应用信息技术策略分析——以大班幼儿绘本阅读为例[J].读写算,2024(6):77-79.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